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我市探索殡葬改革源头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19-08-27 10:54 信息来源:宁国传媒网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市充分把握全国殡葬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农村坟墓滥建、殡葬服务领域收费标准不透明、公墓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源头上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健全政策保障

  制定《关于全市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指导意见》《宁国市骨灰跟踪管理制度》《宁国市村级公墓建设指导意见》《关于调整我市村级公益性公墓收费标准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村级公墓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规范公墓建设标准、管理机制、收费标准等。近两年,市财政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按每亩4万元的标准提高村级公墓建设补助力度,对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进行以奖代补,让惠民便民政策落实到位。

  科学合理规划

  因地制宜,编制城乡公墓控制性规划和城乡公墓布点规划。各乡镇、街道制定辖区坟墓安葬控制性规划,对辖区内“三线四边” 范围,特别是重要水源地保护区核心范围、景区、库区、高速沿线、省道和县乡道沿线、河道沿线、即将开发地带等区域进行控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村两委会、乡镇街道党(工)委会等会议,就公墓选址、建设规模、建设形式等问题,广泛征求和听取村民意见。根据已建公墓情况、交通状况、山区实际、群众意愿、人口及自然死亡率等因素,对辖区内公墓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布点。在已建45处乡村公益性公墓的基础上,全市规划新建乡村公益性生态公墓85处,实现乡村公益性公墓村级全覆盖。

  创新管理方式

  开展“心语寄哀思”、网上祭祀等活动,提倡以鲜(绢)花、电子屏、电子挽联(带)、电子音乐等替代传统纸质花圈、乐队、烟花爆竹的治丧方式,引导公众文明节俭办丧事,逐步树立厚养礼葬、文明治丧、节俭环保的殡葬新理念。将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相关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对巩固火化率、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节地生态葬式推广、惠民殡葬政策实施等主要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乡镇、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殡葬改革目标任务的落实作为年度工作考核和文明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殡葬管理各项措施及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