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提高是所有老百姓的期盼,是他们最直接的获得感。宁国撤县设市20年来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1997年宁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为2607元、职工平均工资5733元;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9元,分别是20年前的5.8倍、5.9倍。
20年来,我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地发展社会事业,致力于让所有宁国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广大百姓的收入不断增加,钱袋子鼓了,物质生活更丰富了,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精彩,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直接关系民生的两大课题,为社会广泛关注。在就业方面,近些年宁国的就业状况持续改善,特别是全面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积极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建立健全了全民创业政策、用工服务、资金扶持、创业补贴体系。自2013年起,我市已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万多个。2016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登记913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帮扶率85%,城镇登记失业率3.0%。在社会保障方面,随着20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的社保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城镇企业职工到全民参保,从单一险种到全面覆盖,社保制度不断完善,社保水平稳步提高,逐步实现了社保全民覆盖的目标,进一步筑牢了“社会保障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由2009年的34898人增加到2016年的8064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由2009年的34287人增加到2016年的72408人,2016年全年累计发放社会养老金4.9亿元,发放社保卡27.8万张,这些迅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民生优先、造福于民的情怀。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对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基金支付方式改革,着力推进基本医保跨省异地结算。现如今,宁国已经实现金保工程网络全面覆盖,引入了地税系统缴费窗口,实现了社保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张佩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