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宁国 > 城市

我市全力构筑现代交通体系

发布时间:2014-01-03 08:25 信息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宣宁高速的开通运营终结了我市无高速公路的历史,省道等干线公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境内的干线公路网络,“村村通”工程改变了农村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

2013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交通建设会战年活动,着力实施“外抓大联网、内抓大配套”的大交通发展战略,全力构筑大交通、大建设、大发展格局。

外抓大联网缩短与周边城市的距离

驱车驶上宣宁高速,平整的路面感受不到一丝颠簸,30分钟便从宁国北来到了宣城。2013年12月31日上午,历时三年多建设的宣宁高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市没有高速公路已成为历史。

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和地缘等因素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制约较大,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高速公路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市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高速公路的征地、拆迁等基础性工作,全面部署,协调各方,加紧进度,除了宣宁高速外,宁绩高速、宁千高速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宁广高速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行业审查,环评已得到环保厅批复。未来三到五年内,我市的五条高速公路将全部建成。

作为我市首条高速,宣宁高速的通车大大节约了行车时间,“早就盼着高速通车了,平日里要经常开货车来往于市区和孙埠之间拖货,之前大概要将近40分钟左右吧,今天省了一半的时间,油钱也省了不少。”第一个驶上宣宁高速的货车司机江师傅向记者说道。

这些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将拉近我市与周边发达城市间的距离,顺利实现“立足大交通、推动大发展”目标,我市必将成为全省区位优势最明显、对接长三角最便捷的县市之一。

内抓大配套完善我市公路网

近年来,按照“办大交通、大办交通”的要求,我市积极加强干线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境内的干线公路网络。坑坑洼洼的道路,一堵就是半个小时,在2013年9月份以前,相信不少开车往梅林方向走的市民都经历过颠簸不平的道路。如今,当你再次驱车往那个方向走时,平稳的路面让你很难想象到几个月前这里的样子,而这个变化则要得益于S104、S215灾毁恢复工程。

S104、S215宁国段灾毁恢复工程全长46.7公里(S104线31.7公里、S215线15公里),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而作为我市自主投资最大的公路工程,汪港公路路面主体工程已经全面竣工。汪港公路是港口园区直通高速出入口的快速通道,其建成对于港口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和改善我市路网结构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全线贯通将实现“宁国主城区-汪溪-港口园区-经济开发区-主城区”北部外围交通大循环。

在过去,大家对农村道路的印象就是“下泥,下泥,下起雨来一路泥”,晴天时,每当有车经过,漫天灰尘扑面而来,而到雨天,走几步就被溅的一身泥水。而农村公路的落后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市继续通过“村村通”工程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工作,使得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前我们这儿都是泥巴路,下雨深一脚浅一脚的,鞋子和裤腿上全是泥,根本没法走,摩托车也不好骑。‘村村通’修路之后,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发愁下雨天不好走路了。”家住中溪镇的张大哥激动地说道。

截止2013年10月底,我市已完成本年度“村村通”建设118公里计划。完成了东马路、凤板路和桥梅路19.3公里县乡道改造工程;建设了3个农村公路管养示范乡镇和200公里农村公路管养示范路。同时,实施了危桥改造加固民生工程11座,黄岗桥、万福桥危桥改造已经动工建设。这些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大大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统筹发展。

完善交通配套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交通运力的飞速增长,现在的汽车站已逐渐不能满足需求。现长途汽车站临街的布局使得汽车站功能无法随着旅客量增大而扩大,进出站的大中型客车和站前三岔路口的格局也给城区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既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城市交通,又不方便乘客出行。于是,我市启动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规模较大的新汽车站。

新长途汽车站项目用地约121亩,计划总投资约2亿元。统筹建设一级长途汽车站、交通信息中心、公交枢纽站、东线农班站及配套设施。新客站项目于2013年9月30日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封顶。新站建成后旅客日流量将达到1.2万人次,同时,作为外来人员到达我市的第一站,新长途汽车站将展现给四方宾朋高端大气、现代化的气息,极大提高对我市的第一印象。

交通活,全盘活。在通过高速公路网实现与长三角乃至全国主要城市无缝对接、打造交通运输“特快列车”的同时,我市还加快了青龙湾直升机场的建设。作为我省第一个通用机场项目,青龙湾直升机场在推动交通事业步入一个由平面向立体、便捷发展的新阶段,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同时,还将为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要致富先修路,我市正在以高速公路、省道干线、农村公路为重点,着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整体功能。现代交通体系的构筑必将会改善我市的交通环境,带动外部投资,从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信息中心:江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