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宁国 > 民生

我市多管齐下打造优质农产品

发布时间:2015-08-05 17:47 信息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近日,记者在我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去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40多亿元,获得了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物联网工程示范县等荣誉。近年来,我市各类优质农产品不断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崭露头角,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而这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市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市以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科技手段强化产品质量,以种植、研发、销售山核桃的詹氏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质量第一的理念,在规范山核桃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博士后科研站,强化产品品质和研发等一系列举措,该公司位于南极乡水坑坞的山核桃林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该公司产品现已被市场广泛认可。在詹氏等一批农特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共有140家食品生产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40家获得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称号;拥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累计达4项,农业标准化普及率达35.5%。
  为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我市在全省率先与省电信公司合作,建设宁国市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中发布农业科技等各类农业有关信息,将优秀资源进行共享,引导广大从事种养业户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意识。此外,我市不断致力于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该体系要求在每一个蔬菜种植基地的每个大棚内,都有蔬菜品种、栽种日期等详细标志牌,系统程序会实时录入生产各阶段的信息数据,并通过后台智能二维码技术实现产品信息的追溯。“体系建成后,只需要用手机一扫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地块、用药、播种和采收时间等信息,消费者都能一目了然,买得明白,吃得放心。”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3家、省级19家,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2家,家庭农场160多家,中国驰名商标2件、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近年来,为夯实农产品企业发展载体,建立长效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我市在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南山食品产业园基础上,集中打造河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并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创新、管理、质量、效益上高度融合,统筹建设。目前,河沥园区有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等30多个经营主体入驻产业园。在农业生产区,新建了500亩设施农业基地。在农产品加工园,明珍堂固体饮料、山里仁山核桃深加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皖斛堂铁皮石斛工厂化生产、中药材深加工、钱丰食品、山宝食品等项目纷纷达产见效,各类优质的农产品受到市场青睐。(钱雨辰 任珊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