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 创卫知识

新时代控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5-05-19 08:48 信息来源:爱卫漫谈 浏览:
字体大小:

      大家好!控烟工作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控烟工作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特别是在控烟执法回归卫生健康委之后,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是我们亟待深入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全国控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

       一、深刻认识控烟工作的重要意义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全球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死亡人数逾100万,二手烟暴露人群高达7.4亿 。吸烟不仅严重危害吸烟者自身健康,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致命疾病,二手烟对非吸烟者,尤其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同样不容忽视。从社会层面来看,烟草相关疾病的高发增加了医疗负担,影响劳动力人口素质,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控烟工作是降低疾病负担、维护公众健康权益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爱国卫生工作者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控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坚定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履行好控烟职责。

        二、控烟执法回归卫生健康委后的工作重点

       2.1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控烟执法回归卫生健康委,意味着我们要承担起更直接、更重要的监管责任。首先,要迅速组建和充实专业的控烟执法队伍。通过内部调配、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具有卫生监督、法律知识背景的人员加入执法队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控烟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和技巧,邀请法律专家、卫生健康领域权威人士开展讲座和案例分析,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确保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2 完善执法制度与标准

       建立健全控烟执法的各项制度,明确执法职责、权限和程序。制定详细的执法工作规范,对执法检查的频率、范围、内容、记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执法工作有章可循。进一步细化处罚标准,根据不同场所、不同情节的违规吸烟行为,制定合理、严格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罚措施,增强法律的威慑力。同时,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防止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发生。

       2.3 创新执法方式与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控烟执法的效率和精准度。建立控烟执法信息化平台,实现执法信息的实时录入、共享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违规吸烟高发场所和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行动。利用物联网技术,在重点公共场所安装烟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吸烟行为,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执法人员前往处理。此外,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视频监控、群众举报等方式收集证据,对违规行为进行远程查处,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

       三、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控烟氛围

       3.1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

       以世界无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联合宣传、广电等部门,开展大规模的控烟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广泛传播烟草危害知识和控烟政策法规。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资料,如公益广告、科普视频、漫画、宣传手册等,针对不同人群特点,进行精准投放。例如,针对青少年,制作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揭示烟草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大脑功能的危害;针对老年烟民,印发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介绍吸烟与慢性疾病的关联以及戒烟的好处。同时,组织开展控烟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等“五进”活动,深入基层,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控烟知识,提高公众对控烟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3.2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

      青少年是控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要加强学校控烟宣传教育。将控烟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保证每学期有一定的课时用于控烟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控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烟草诱惑,树立“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新一代”的理念。此外,要关注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的控烟宣传教育。针对农村地区居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健康意识淡薄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宣传,如组织乡村医生开展健康讲座、利用农村广播播放控烟知识、在农村集市发放宣传资料等。对于流动人口,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建筑工地、工厂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场所,开展控烟宣传活动,提高他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推动多部门协同,形成控烟工作合力

       4.1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控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卫生健康委作为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明确各成员单位在控烟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烟草制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以及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等违法行为;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和交通场站的控烟管理,督促运营单位落实控烟措施;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等的控烟监管;教育部门要加强学校控烟工作,创建无烟校园;公安部门要依法处理阻碍控烟执法等违法行为,维护执法秩序。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控烟工作。

       4.2 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

       建立控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控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控烟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各部门及时共享执法信息、监测数据、宣传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违规吸烟问题,组织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果。同时,加强与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共同营造全社会参与控烟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监督评估,确保控烟工作取得实效

       5.1 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估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控烟工作监督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吸烟率下降情况、无烟环境建设进展、执法工作成效、宣传教育效果等多个方面。定期对各地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控烟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立通报制度,将监督评估结果及时通报给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和部门进行表扬,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

       5.2 强化结果运用

       将控烟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衡量政府卫生健康工作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对控烟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和部门,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未能完成控烟工作目标任务的,进行问责,推动各级政府和部门切实履行控烟职责,确保控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爱国卫生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控烟执法回归卫生健康委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控烟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控烟工作,为降低烟草危害、维护公众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