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第一资源,为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引才聚才育才和服务人才能力,助推乡村振兴,我市在港口镇建立了乡级人才驿站,搭建一个集人才引进、培养、交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新平台。
健全制度,打造示范平台。对照“建设标准化、服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要求,建立由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依托全民活 动中心,布局完善人才服务专窗、多功能培训区、人才会客 厅等功能区域,建立健全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流程规范、限时办结制等管理制度,配备5名工作人员,建立涵盖非遗、工艺美术、农业技术等领域人才信息库,常态化开展人才服务活动。
因地制宜,加强人才培养。根据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和乡土人才现状,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课程5期,培训人员达 2000人次。其中,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1期,乡村旅游服务培训1期,养老护理培训1期,普法培训1期,医疗卫生培训1期。培训课程采取理论授课、现场实操、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效果良好,切实为乡土人才“充电”,为乡村振兴“赋能”。
建桥搭台,促进交流合作。积极牵线搭桥,推动本地企业、合作社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在灰山村金牛山陶业人才驿站点设立研学基地,定期举办陶艺竞赛、影视拍摄、研学等活动,邀请公益美术大师开展陶艺讲座,领略陶艺魅力,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实习和操作,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宣传非遗。人才驿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