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高位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制度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健全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健全完善,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兜底服务保障有“温度”。全面建立了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有效保证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截至目前,高龄津贴惠及老人51693人、发放补贴2614.67万元,低收入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惠及老人10393人、发放补贴188.43万元,覆盖面均达到100%。
老年助餐服务有“品质”。建成228个老年食堂(助餐点),积极引入专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制定补贴方案,让困难老年人更能得实惠,全省首创老年食堂(助餐点)手绘图,累计服务老人百万人次,社情民意调查老年助餐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家庭照护床位有“支撑”。按照“一户一评一方案”,做到识别对象精准、方案定制个性、改造流程规范、服务内容丰富。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200余张,按照每张床位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床补助,并根据建床老人失能程度,给予每人每月400元和600元的运营补贴,花小钱办大事,有效破解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适老化改造有“环境”。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坚持基本保障、适度普惠,坚持安全优先、群众满意,坚持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原则,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1711户,按照每户最高限额5000元的标准据实补贴,群众满意度调查获一致好评。
养老设施建设有“阵地”。建设完成7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1个乡镇、4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均为100%。8个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实行社会化运营。
探视走访服务有“广度”。各地创新探访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严格制定探访计划,确定探访对象,分配探访任务,通过人脸识别、探访定位、电子签名、上传照片、服务测评等方式,使探视走访服务更专业,服务更全面。特殊困难老年人6944人,探访率达100%。
康复辅助器具有“产业”。重点扶持康复辅助器具、养老照护服务等产业发展,通过适度补贴等方式,鼓励支持各地养老服务机构、街道和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康复训练和康复辅助器具租赁业务。共有康复辅具企业9家,20余个社区开展了康复辅助器具租赁业务。
志愿助老服务有“平台”。在统一身份认证、数据标准基础上,与“黄山志愿服务云平台”“黄山智慧社区服务云平台”打通数据接口,开通老年人、监护人、社区、养老机构等用户发布志愿服务需求的渠道,对接28万名志愿者和2500余个志愿服务团队,提高对接效率,让志愿助老更方便快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