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坚持惠民有感、更可持续的目标导向,深入推动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以行动小切口撬动就业大民生。
一是增岗拓岗扩容,保重点群体就业底线。解决就业问题最直观、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广开就业门路、充分开发岗位。今年以来,池州市提前介入、尽早部署,重点细致做到重点群体台账清、就业需求清、技能水平清、岗位设置清,各类用人单位按需设岗、因人扩岗、有序增岗,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和见习岗位衔接就业作用,落实落细各项兜底安置政策。截至目前完成开发青年见习岗位1451个、公益性岗位2298个,为广大重点群体储备岗位容量、夯实就业保障。针对随军家属就业需求,面向全市11家单位优选14个优质岗位,经过人岗对接、双向互选等环节,14名“军嫂”实现随军就近就地就业。按照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要求,保持全市50个就业帮扶车间在衔接期内相对稳定,吸纳就业1437人,其中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595人,有效带动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
二是强化平台思维,促进供需高效匹配。继续发挥“三公里”就业圈建设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就业半径,达到“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目标,保障社区居民就近就地就业,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市78个城市社区已有43个加入“三公里”就业圈,7081个经营实体共发布需求岗位14115条,个人投递求职信息68505条,促成供需对接12533条。为有效解决劳动者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不对称、不匹配,创新开发“宜业回池”返乡就业大数据平台,并搭载数据化、智能化微信小程序,有效实现劳动者求职、企业招工、就业服务三方信息互通共享,打造信息发布、求职应聘、企业招用的闭环,让返乡回流就业和快速招工用工“指尖可达”“云端互享”。目前平台已有近1300家企业入驻,发布岗位超1万个,2.8万多名求职者注册简历,成功实现就业3000余人。
三是服务关口前移,破解招工用工难题。组织市内13家企业,优选近千个优质岗位,分赴宿州、贵州等地开展跨区域劳务对接,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21人,并与相关地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为我市缺工企业输送充足人力资源。深入开展“人社局长进园区”活动,开通“观企探岗直通车”,创新推出人力资源“10点钟服务”,为重点缺工企业配备49名人社服务专员,组建5个招工专班及19个招工小分队,为38家重点缺工企业招工招才1000余人。聚焦企业用工难和引才难,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定向助企行动,高规格建设池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强做大人力资源服务阵地,签约引进杭州爱才集团等21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并完成1800余人的用工储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