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沥溪街道紧紧围绕“六稳六保”要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高效务实推进,多措并举确保2021年民生工程各项工作圆满收官。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及时召开民生工程专题会议传达市级会议精神,学习民生工程相关政策,在总结上年工作基础上,研究部署2021年民生工程工作,制定下发了2021年河沥溪民生工程《实施方案》、《项目分解表》、《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以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将33项民生工程落实到各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一起挑”的工作格局,同时将民生工程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二是精心组织实施,为民办好实事。坚持早构思、早部署、早启动。在2020年年底就通过问卷调查、召开村民组会议等方式多方征询群众意见,开始谋划2021年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初步确定棚户区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改造、改厕等项目。规范项目管理。工程类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招投标制、项目质量管理制、项目工程审计制“四项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坚决杜绝项目实施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民生工程“民办、民管、民受益”。如结合文明创建活动,邀请党员干部、民生工程监督员全程参与工程类项目建设,实行“社会监督制”,充分发挥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作用,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加强资金投入、确保资金安全。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的资金来保障民生资金投入,保证了人居环境、安全饮水、四好农村道路等项目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对补贴类民生工程,严把政策关口,完善基础信息,严格执行申请、审核、审批、公示等程序,全面实施管理一体化、平台一网联、审核一线实、发放一卡通、服务一站办的“五个一”工程;对工程类项目,严把质量监管关、项目验收关、资金报账关,切实提升民生工程资金效益。同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审计监督,杜绝了截留、挤占、挪用、滞留以及虚报冒领等行为的发生,保证了资金安全运行。
四是注重绩效管理、强化建后管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对民生工程相关软件资料,作进一步地规范和完善,力求做到“软件不软、硬件更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 建立完善农村供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各类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机制,加大管养经费投入。
五是狠抓宣传创新,营造宣传氛围。多方联动,营造声势。街道分别在政务公开栏、微信公众号、QQ群、村、社区微信工作群发布民生工程政策及2021年宁国市民生工程实施进展快报;利用村、社区、学校、企业,LED显示屏进行电子标语宣传;全面推广运用“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在工程类项目点及补贴类发放窗口设置永久性标识牌,张贴“安徽民生工程”标识标牌;定制民生工程宣传品,开展有奖问答活动;同时利用乡村应急大喇叭广播固定时间播放相关政策,在街道形成铺天盖地宣传声势;夯实 “宣传员”队伍。利用村、社区“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开展培训,不断夯实 “宣传员”队伍;另外结合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进村入户,同群众拉家常,对受益的对象进行精准宣传,听取群众对实施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