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看宁国

宁国市:立生态底蕴 建幸福河湖

发布时间:2021-12-22 08:11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宣城宁国市坚持政府主导,河湖长统筹,社会参与,以示范河湖建设为载体,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以点带面连点成线,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筑牢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挖掘水文化,着力打造幸福河湖宁国样板。
  西津河城区段依托上游港口湾水库的调蓄功能和保护良好的生态岸线,总河长部署,市级河长调度,部门紧密协作,乡村河长聚力,“河小青”助力,整合水利、住建、环保、文旅等投入,以“皖南川藏线”风景廊道入口段、西津河湿地公园等项目为载体,截污控源,水岸同治,挖潜增色。目前,10余公里的西津河畔,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鹭鸟翩飞,充分展现人水相融、美丽宜居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青龙湖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是全市人民的“大水缸”,依托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建设,即将成为宣城市的源水。自建立湖长制以来,市级湖长牵头,库区五个乡镇湖长协作,村级湖长出任网格长,民间湖长义务巡湖禁捕,多管齐下从严管理保护,科学开发利用。近年来,市乡村三级大力整合水利水保、转移支付、移民后扶、生态环境、美丽乡村、专项债券等资金投入,并通过文旅投公司融资平台增加银行贷款投入,切实加强青龙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完善管理保护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湖长制系统化、网格化管理养护和考核激励机制,精心呵护一泓碧水。
  方塘乡地处港口湾水库腹地,辖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革命老区。市乡村三级河湖长聚合发力,以生态保护为先手,以环境治理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统筹,以全域旅游为突破,高效整合投入,吸纳民间资本,全域化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典型经验得到水利部推广,相继形成落羽杉湿地公园、潘茶河水利公园、板桥河亲水长廊等生态景观,同时深度挖掘红军、新四军革命战斗史,将示范河湖建设与红色历史展示统筹,讲好革命故事,促进全域旅游,打造“皖南川藏线”璀璨明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地。
  据初步统计,河湖长制推行五年来,宁国市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源,投入河湖生态保护和治理建设资金逾10亿元,先后创成省级示范河湖3处,宣城市级示范河湖8处,培育县级示范河湖20余处,“河湖长制+”效应凸显,示范河湖建设催开乡村振兴和谐发展的幸福花。(潘建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