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生工程 > 民生动态

我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发布时间:2021-12-14 14:54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要求,通过培育发展、跟踪服务、政策扶持等工作机制,着力把“靠天收”的“老农民”变成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00余人,527人创立了家庭农场,68人创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25人创立了农业企业。有力推动了宁国市农业村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抓实培育发展。对辖区内年龄在1855周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等列为重点对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数据库。培训前发放培训需求摸底调查表,组织开展网上填报,力求准确掌握培训需求,同时设计好培训专业及分专业培训方案。开设了粮油、蔬菜、茶叶、畜禽、中药材、休闲农业、农资经营、农产品电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题班,组织参训学员到苏浙沪发达地区实习实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

二是落实跟踪服务。完善农技人员跟踪服务培训学员机制,统筹利用基层农技人员和培训机构师资力量,通过包村联户的形式强化对结业学员在技术指导、政策宣传、解决难题等方面开展跟踪服务。分年度分专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微信群”,指导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生产技术、创业心得、创业经验等问题,让学员有了一个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组织职业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技术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扎实开展“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根据学员不同产业培训需求,有计划深入学员家中、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了解他们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合理化指导建议。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整合政策资源,引导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参训农民倾斜支持,鼓励其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鼓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农民开展符合规定的信用贷款担保业务。2021年共有71名新型职业农民获得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共计2284万元。在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评选中对参训农民给予倾斜,促进其创业发展。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自2015年以来共有43名参加过培训的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免费享受函授、高职学历提升再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