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刚,1930年出生,今年91岁,别人总是开玩笑说我也算是一名“90后”。我是一名退休老教师,老家在方塘乡上坦村,跟随子女在城里生活。上坦村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孩子们总觉得农村交通不方便、农村基础设施差,我这么大年纪单独回农村他们不放心,他们工作又忙,也没时间陪我回去,我都好久没回老家看看了。
今年7月因疫情影响,孩子们不能外出,陪我一起回了趟老家,一路的所见所闻令我感慨多多。宽宽的柏油路面、沿街徽派韵味门面生意井然有序,沟里的水清了,村庄的垃圾不见了,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各个村庄,这还是我的家乡吗?
原来呀,是去年上坦村被纳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对村庄进行了美化、亮化、硬化和绿化,在村中心建了个1600平方米诗情画意的农民休闲广场、农民文化乐园和农家书屋。老街旧巷和零星破旧闲置小屋该修的修,该坼的坼,保留了徽派的韵味又增添了现代新元素,同时对农村“三大革命”进行彻底清理,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各家各户建立了卫生厕所。村庄四周层峦叠翠,别具一格的村舍掩映其间,鸡鸣犬吠,炊烟袅袅,蔬菜滴翠,稻穗灿灿,风清气爽。一幅幅动感的画面诠释了“平畴交风远,良苗也怀新”的美好新农村。
当我走进上坦村村委会看见院内高大花瓶、蜡台、神案石器都还保留着时,不自觉用手摸了又摸,一下子触碰到内心深处的记忆——儿时玩伴常常在胡氏祠堂门口做游戏,潘氏祠堂门口捉麻雀,章氏祠堂里看热闹。春节那更是热闹了,炮竹声声响,锣鼓阵阵敲,唱戏的,舞龙灯的,踩高桥的,传统活动一项接一项。每每忆起,记忆犹新,真想返老还童。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回乡亲眼见到家乡的变化,心里非常的感动,上坦村是我启蒙的地方,也是我受教育的地方,它养育了我家几代人,我发自内心感谢感恩,虽我高龄,记忆切切,怀旧之情倍增,人人都说家乡好,我愿家乡更美丽。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改变了家乡的颜值,愿党和政府的民生之花在农村结出更多累累硕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