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梯次减轻群众医疗支出负担,满足群众对美好健康的需求。截止7月底,全市基本医保医保基金支付1.33亿元。其中:住院支付1.09亿元,住院待遇享受2.47万人次;普通门诊支付490万元,门诊慢特病支付金额1800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2800余人次,大病保险基金支付140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直接救助1485人次,救助资金310万元。
一是强化医保待遇落实。今年1月起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宣城市市级统筹管理。实施基本段减免住院起付线政策,低保对象免年度内首次住院起付线,特困对象免所有住院起付线,上半年累计减免住院门槛费1079人次,省外住院减免门槛费20万元,省内住院减免门槛费86万元;全面落实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政策,由1.5万元降低为0.75万元,分段补偿比例提高5-10个百分点,取消大病补偿封顶线限制,上半年累计兑付困难群众153人次,支付金额112万元;提升医疗救助水平,将所有特殊慢性病的门诊治疗纳入救助范围;取消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住院救助病种范围和救助起付线,合规费用救助比例70%,特困人员救助比例为80%,年度救助封顶线1万元。
二是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实施医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实行“一单式”结算,基本医保门诊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补偿延伸至村卫生室,高血压、糖尿病“两病”认定,属性维护下放至一级医疗机构,服务触角遍布城乡;取消慢性病就诊证,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经优化调整之后扩大至63种,新增病种15种,将门诊慢性病直报扩大到所有一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建立购药“双通道”医疗保障机制,为慢性病患者报销提供便捷服务;参保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出台医疗收费票据遗失损毁等报销实施细则,解决群众报销难题。
三是深化医保降价减负。在宣城市市级统筹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县级按病种付费政策,综合补偿比远好于按项目报销,其中尿毒症肾透析患者自付比例为总费用的15%;认真落实“17+13+X”种抗癌药惠民政策,推动“4+7”试点中选结果落地惠民,人工髋关节、590元心脏支架等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率先实施,继续将骨科脊柱、人工晶体、冠脉扩张球囊、血液透析器4类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