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生工程 > 乡镇传真

【基层话民生】小腐乳“敲”开我的致富之门

发布时间:2021-07-30 18:48 信息来源:港口镇 浏览:
字体大小:

“卖豆腐乳喽,干净美味的豆腐乳,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我就喜欢吃你家的豆腐乳,有韧劲,不咸不淡,味道刚刚好!”我是王老七,宁国市港口镇港口村人。在我的记忆里,家里一直坚守着做腐乳的传统,从小跟着父亲做腐乳,除了品尝到舌尖跃动的美味之外,我更清楚做腐乳的劳累。秉承着一份匠人初心,我坚持对手作腐乳的传统制艺,摒弃看似现代化的流水线产品方式,长年累月落下腰椎、颈椎等疾病,然而疼痛并没有消磨我制作一瓶正宗腐乳的信念。我的那些几十年的老客户就喜欢这个味道,我的心愿是让所有有缘品尝我家豆腐乳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一份充满温度的妈妈的味道。

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港口人经常一回来就在我家买几瓶豆腐乳,说是“在外地想吃个家乡特产太难了”。我就在想,怎样把这份凝聚着传统制艺,凝聚着匠人初心的豆腐乳做成商品,让王老七豆腐乳走出港口村?一次偶然机会,我听说安徽省大力实施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扶持电商企业发展,像豆腐乳这样的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这时,一直苦苦思索的我被点醒:“为什么不能利用网上的平台将它们销售出去呢?”想法一出,身边许多朋友都很支持,特别是很多在外地的港口人鼓励我迅速付诸实践。镇电商办的工作人员还帮我报了农村电商培训班,从手机抠图作图、视频编辑、淘宝开店、抖音开店挂店技巧等方面着手,教我学习掌握做直播、当客服等电商技巧。

在网上平台销售,市场不再局限于本村,鼠标一点,隔着屏幕,在家生意就可以做到全国各地。凭这一招,慢慢地,我的“王老七豆腐乳”品牌越来越响。早上八点,港口村快递小哥就忙碌着到我家上门取件。一天下来,收发快件数量就达上百件。从刚开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慢慢经营到现在每天一二百单,年销售额达30余万元。事业越做越大的同时,我的个人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部手机,打通了豆腐乳的“出山路”,成为我致富的“新农具”,这都要感谢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

在港口村,像我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从事网店、快递、物流等相关行业,完整的产业生态圈逐渐形成,电商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我们老百姓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