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宁国市紧紧围绕“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的“五个好”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科学统筹谋划、严格程序要求,扎实推进换届各项工作。截至5月19日,全市13个乡镇全部完成党委换届工作,共选举产生乡镇党委委员117名,纪委委员61名,出席宁国市党代会代表120名,在宣城市率先圆满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下好换届“先手棋”。宁国市委坚持把换届工作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换届工作政策及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实施意见、换届纪律等具体方案,并及时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市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针对换届工作环节多、程序严的实际,我市根据上级有关换届政策要求,第一时间细化制定换届时间倒排表、换届工作流程图、换届操作指导手册等“一表一图一手册”,并同步建立日报告、周调度工作机制,确保换届工作动态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存在问题第一时间发现解决。抽调32名干部成立由市委常委任组长的8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督查组,坚持集中督导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常态化深入联系乡镇,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换届各项工作步骤不少、程序不漏、环节不差,并建立健全组织部长与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副部长与乡镇副书记、组织科长与组织委员面对面调度机制,指导乡镇党委做好党代会选举等重点任务。
坚持导向鲜明、精准调配,打好换届“主动仗”。坚持市乡联动,一盘棋推进,全面摸排掌握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干部队伍运行情况、工作实绩和班子成员德才素质、履职成效等各方面情况,同时结合年度综合考核成立8个换届考察组,深入13个乡镇与115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逐一谈心谈话,逐班子分析研判,逐乡镇制定班子综合分析研判“一表清”。着眼班子配备结构要求和干部培养需要,大力弘扬“褒奖重用六实干部,淘汰不用六型干部”的鲜明导向,优先提拔重用在经济项目一线、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一线工作成效突出的干部。围绕地区禀赋特性,把熟悉经济项目工作、旅游文化经营、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分别向经济发达乡镇、旅游发展区域、乡村振兴区域倾斜,切实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并在换届选举前先行调整充实11名乡镇正职,为换届选举打好“超前战”。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通盘考虑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整体战斗力。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9岁,比换届前下降2.4岁,其中,35岁以下的共43人,占乡镇领导班子总职数的31.6%;女性31人,占26.5%;大学及以上学历100人,占85.5%,其中研究生学历30人,占25.7%。
坚持严把关口、提升质量,夯实换届“基础桩”。坚持把党代表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名额不超、三个确保”的要求,对上次乡镇党委换届825名代表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逐乡镇分析代表结构及党员人数变化情况,为制定本轮代表分配方案提供参考标准。细化党代表负面清单,明确代表候选人不得提名的“10种情形”,并建立“选举单位初审、乡镇全面审查、市级部门联审”三级审查机制,组建由纪委监委、政法、信访等10个部门组成的市级资格联审小组,逐一对代表候选人联审把关,先后审查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1083人次。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在选举前组织各乡镇通过举办“开展一次任职培训、签订一份履职承诺、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接受一次党史教育、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等“五个一”活动,引导党代表提高纪律观念和履职能力,为换届选举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坚持从严从实、正风肃纪,筑牢换届“防火墙”。绘制“十严禁”漫画,依托“先锋网”、组织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将违反换届纪律的10种情形通过漫画的形式生动展现,让换届纪律入眼、入脑、入心。全面开展换届纪律承诺,组织13名乡镇党委书记、换届考察组人员、与换届有关的领导干部以及参与民主推荐、选举的人员共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2100余份,切实让换届纪律和规矩挺在肩上,置于心中。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抽调6人成立3个巡回督查组,深入13个乡镇进行“地毯式巡察”。同时,建立换届纪律和人选信访案件快查快结、舆情应对快查快处“两快处”机制。对违反换届纪律的信访举报案件,实行立项专办、快查快结,对涉及换届的敏感信息、重要情况等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换届期间,实现换届选举“零问题”、“零举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