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生领域服务 > 医疗服务 > 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宁国市2021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2-09 16:35 信息来源: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浏览:
字体大小: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安徽省和宣城市对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现就我市对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解读如下:

  我市对入境来返宁人员如何管理的?

  为进一步加强入境来(返)宁人员摸排管控,入境地隔离14天期满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来返宁人员,按照第一落地原则,向属地乡镇街道和经开区报备,实行“7+7” “2+1”健康管理,即落实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次核酸检测,最大限度防范由入境人员引起的疫情输入和传播。

  我市对高风险地区来返宁人员如何管理的?

  在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或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应就地过年,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如确已来(返)宁,须在2小时之内主动向属地村(社区)或经开区报备,属地乡镇、街道及经开区立即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

  我市对中风险地区来返宁人员如何管理的?

  在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或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春运期间原则上不流动,如确需出行,须经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并持有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返)宁之后在2小时之内主动属地村(社区)或经开区报备,属地乡镇、街道及经开区立即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人员来(返)宁,须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我市对低风险地区来返宁人员如何管理的?

  我市和全国其他低风险地区一样都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和境外。确需出行的,抵达目的地后,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对低风险地区采取了分类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低风险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确需来返宁的,应当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低风险地区人员跨省来(返)我市农村地区(乡镇、涉农街道)的,应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每7天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3.低风险地区人员来我市城区(街道城市社区)的,确需出行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出行,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跨省流动人员,要提前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抵达目的地后,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

  哪些人员来宁国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有4类来(返)宁人员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分别为:

  ①跨省返回宁国市农村地区(乡镇、涉农街道)的人员;

  ②从外地返回宁国市城乡的重点人群,即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

  ③从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其他低风险区域返乡人员;

  ④中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

  以上前3类人员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第4类人员须经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并持有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返乡人员可在出发地或目的地任意一家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有什么区别?

  居家隔离,指对不适于集中隔离的对象采取的隔离措施,隔离对象单独居住,单人单间,每天2次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主动报告村(社区)管理人员,期间不得外出。村(社区)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隔离者健康状况。

  居家健康监测,指要做好个人体温、症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须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