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国市人民政府网站!

智能问答问答知识库无障碍浏览关怀版繁體登录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民生工程 > 乡镇传真

民生工程让“银发”一族享幸福晚年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河沥溪街道 发布时间:2023-10-30 14:55
【字体:    
  霜染枫红秋意浓,金秋十月桂丹香,在传统佳节重阳节到来之际,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始终坚持将人民的需求和幸福放在首位,坚持贯彻落实省委暖民心十大行动以及省民生实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食”,老有所乐,街道充分闲置的场所,在各村社区共建成了6座老年食堂;组织文艺演出团队不定期前往村社区演出,每逢传统节日举办特色活动等系列行动,让“银发”一族享受“美味”、充实、多彩的幸福晚年生活。
 老有所学,众享充实晚年
  我叫徐**,今年72岁了,家住河沥溪街道桥东社区。退休后在家喜欢读读书看看报,了解时事顺带还能学习一些知识,在社区办理业务的时候听工作人员说咱们社区创办了老年读报组,是专门为读书看报感兴趣的老年人创办的,我当时一听有这好消息马上就报名参加了。
  在老年读报组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知道了老年读报活动中心是社区自费租赁的场地,为我们免费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场所,每天所阅读的报纸都是社区统一订购,还会无偿提供我们纸、笔、老花镜等物品方便我们阅读。老年读报组会经常开展各种主题学习课程,比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反诈骗知识、老年健康等课程。我们当中的退休老教师有时也会给我们上课,带领我们唱红歌,除此之外还会不定期组织游学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总之,活动丰富多彩。我由衷的感谢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好政策,让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老年读报组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退休生活,还能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老年助餐点,奢享“美味”晚年
  “开饭啦,大家可以来排队打饭了。”随着桥东社区老年助餐点工作人员的一声吆喝,30多位老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到窗口前打饭就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现在家里就我一个人,一日三餐是我很头疼的事,多亏了有社区老年食堂,不但方便而且收费也不贵,饭菜也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解决了我们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我叫周*余,今年85岁了,家住宁国市河沥溪街道桥西社区,老年食堂就在社区服务中心旁边,距离我住的地方不到200米,每天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社区老年食堂宽敞明亮、卫生整洁,食材新鲜、营养丰富。这里的工作人员们服务热情周到,烹饪的菜品每天不重样,每餐荤素科学搭配,同时会根据老年人的反馈对菜谱进行调整,适应我们老年人群体,最重要的是价格亲民,吃的那么好只要五块钱一餐。老年食堂让我们老年人吃得好、吃的健康、吃的舒心,现在政府现在的政策真是好,老年人越来越幸福。
  老有所“乐”,欢享多彩晚年
  这么多年来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听戏曲,街坊邻里们都知道我是个“老戏迷”。听说晚上社区文化广场有戏曲演出,可把我乐坏了,我早早就吃过晚饭赶去广场,就为了占个好位置。我叫王*,今年70多岁,是宁国市河沥溪桥东社区居民,政府文化惠民工程中的“送戏进万村”演出直达到村社区,社区干部们会提前几天用广播等方式通知我们去看戏,邀请来表演的都是专业的戏剧团。我们社区现在每年有一场戏曲演出,加上附近村社区的演出,现在我一年可以看上好几场戏曲演出了。
  借着演出间隙,社区志愿者们还会向在场的居民发放社保、反诈宣传、暖民心等宣传单,让大家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还能了解养老保险、医保等好政策,也能学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既丰富和活跃了我们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方针,让我们的闲暇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文化惠民工程是真正惠及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我由衷的感谢党和政府,我为文化惠民工程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