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信件详情
返回列表

网民:孙***

城市道路命名应规范化

发布时间:2024-01-10 01:41责任单位:宁国市民政局 信件来源:市长信箱
自1997年宁国撤县设市以来,宁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成区(包括工业园区)面积急剧扩大,伴随而来城区的道路不断增多。
但城市道路命名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需引起重视。如:①一条道路曾存在两个名称(济川路—青龙路;东岸路—东风路;宁川西路—城西路;向阳路—玉屏路;翠竹路—春晓路;凤凰路—燕津路;张村路—明德路等),尽管民政部门曾发文规范,但有些道路的不同路牌上还是偶尔会出现两个路名并用现象,引起混乱;有些路名虽已弃用,但却存在于当时的一些证件和文字材料中,不利于未来的历史考证。所以命名要慎重,一旦确定,不可随意变更。②一条路不长,分两段命名(东路—西路;南路—北路),起点、界限不完全统一(如:南极路、青华路、津河路)。有些路段过短,如:宁城南路(南门桥—城南学校)。③少数新建道路名称与已有道路名称近似,容易给人们(特别是外地人)的出行产生误导,如:荷花路——荷香路;胡乐司路——胡乐路;慈安大桥(在金桥路上)——慈安路。④一些规划道路未建就出现在路牌上,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了了之,根本不存在,如:凤形新区曾经在路牌上出现过的“板桥路”、“波漪路”等。
城市道路命名规范化,不仅是城市管理的需要,便民的需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需要。好的命名能展示一个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应予以重视。
回复单位 宁国市民政局 2024-01-12 15:37
咨询的问题,回复如下:
    


网友,您好:



一、针对“一条道路曾存在两个名称”问题。


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范使用标准化地名,加强地名管理,我市多次对城区的街、路、巷开展命名、更名工作。您所反映的路名均为曾用名(或为规划用名)与现路名的关系,不存在“一路多名”现象,例如:

市政府于2005年、2014年、2020年三次发布有关道路、街、巷、小区、桥梁等命名更名的公告,将原“济川路”更名为“青龙东路”、“青龙西路”;将规划用名“向阳路”正式命名为“玉屏路”(道路起止点为港口路至仙霞北路);将原“翠竹北路、翠竹南路”更名为“春晓路”(道路起止点为金桥路至玉屏路);将规划用名“胡乐司路”正式命名为“东岸路”(道路起止点为竹峰路至仙霞南路);将原“凤凰路”更名为“燕津路”(道路起止点为皖赣铁路至东津路)。

二、针对“道路命名起止、界线不统一”问题。

我市始终坚持“布局合理、位置明显、标示准确、导向清晰”的原则,街(路、巷)地名标志均设在起止点、交叉点和起止点间的适当位置,具有明显的界线标识。

三、针对“少数新建道路名称与已有道路相似”问题。

我市所有道路命名均依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地名专家、社会群体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后再行公告。命名过程中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既保留了居民群众熟知的路名,承认其“约定俗成”,也体现了宁国的地域文化、历史特征,突出了山城的特色。

四、针对“规划路名后期被更替”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区道路不断增加,确实会出现一些暂未建设的“规划路名”,但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时代的发展,在规划路名被正式命名后,规划路名即会被废止,建设单位在新建道路时如果临时设置了规划路名标识牌,我局均会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更改为标准的道路地名标牌。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希望你对民政事业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网友评论

本人对信件回复满意度评价:

100 分



本人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您还可以输入800  只能评论已办结的信件)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