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1902-0001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2-13 发布日期: 2019-02-13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1902-0001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2-13
发布日期: 2019-02-13
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9-02-13 00:00 来源: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18年工作总结

1、获得荣誉

(1)5月份获批首批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 

(2)3月份荣获宁国市“2017年项目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先进单位”

     5月份荣获宁国市“201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6月份荣获宁国市“2017年度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2、重点工作

主要指标:1-9月份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08亿元(宣城市251.6亿元),增长0.6%(宣城市6.1%),总量居宣城市第一、增幅居宣城市第五。2018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18个(远远超过市政府新增10个的目标任务)。截止目前新增国家级合作社1家、省级合作社1家、宣城市级合作社4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宣城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2家。

(1)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七·五”农业法治宣传。开展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农委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积极参加“迎新春、过大年、微信考法天天乐”活动,农委广大干部职工通过率100%,并有2人获奖。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3•15”农资打假宣传咨询活动、“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月等专项农业法治宣传与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农业法制信息上报及备案工作,上报农委依法行政工作动态72条,备案农业法治宣传信息12条。二是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主动认领农委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第四批)55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上报公示。按要求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17年版)、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细则及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认真落实“两法衔接”、“双随机 一公开”、“证照分离”改革农委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三是切实履行行政执法监管。2018年度上半年委属各执法单位出动180余车次、执法船60余船次、1000人次,其中重点检查液氨制冷企业1家、粉尘涉爆企业4家、大型沼气池1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家、生猪养殖场11家、 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380余家次、农产品生产基地400余家次、农用机械230余台、渔船8艘;监督抽查草莓样品13个、茶叶样品5个送至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测,抽取各类蔬果样品80余个在我委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进行定量检测;办理农业行政处罚案件23件。没收鱼鹰船2艘,立案查处3起,结案2起,持续推进禁渔期执法管理工作。

(2)全力打造“安全放心”农业。一是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围绕“农业质量年”活动,不断健全市、乡、村、企“四级”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市、乡、企“三级”检测体系,发挥以“信息化监管、网格化服务”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平台作用,整体推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进程,并完善安全县考核验收准备工作和迎检工作。二是落实种植业绿色生产,狠抓菜篮子保障工作。6月29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宁国市召开全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班;向上争取2000万的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推进宁国农业绿色发展。在方塘、霞西、中溪等乡镇建立了3000亩的水稻和2000亩的茶叶绿色防控与减药增效核心示范区,辐射面积5万亩; 在宁墩、汪溪、港口、南极、梅林等乡镇街道,建立了一批中药材、水果和蔬菜等特色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基地0.2万亩。;全市基本稳定3000亩保障性蔬菜挂牌保护。

(3)突出建设“高品高效”农业。一是完成2017年度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考核工作,兑现奖补资金586.991万元。预计截至年底补贴农机具2300台,惠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户1400家,落实农机补贴资金达130万。二是2018年,7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云燕食品、乌骨羊等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待开工的南极奇隆山核桃加工项目已完成招拍挂等手续。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合作社发展项目安排,探索了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村模式。完成本级财政预算河沥示范区观光通道及配套设施项目安排。三是修改完善《农业项目管理办法》,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完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动态监测和宣城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城市示范农场和合作社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已注册家庭农场1225家,超预期进度完成任务。

(4)持续升级“休闲观光”农业。按 “安徽川藏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要求,组织落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及皖南川藏线沿线环境整治和风貌整改工作,并指导港口、“川藏线”沿线乡镇建设观赏油菜基地2000亩,实现了绿色生产与农旅融合。组织落实宁国市全域旅游提速年大宣传大营销系列活动之港口民俗旅游文化系列活动、黄花云尖茶旅系列活动以及首届农民丰收节活动。组织创建宣城市地方区域品牌及“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工作。

(5)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工作稳步开展。根据计划,今年我市要在去年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完成102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6月底前,我市102个村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已统计结束和汇总上报,并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了报表调整工作,共清理各类资产合计9.46亿元,其中流动资产2.39亿元,固定资产6.4亿元;清理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21.6万公顷。截止目前,已有78个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预计11月底前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能全部组建成立。二是切实增强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和能力,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为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试点推行村级集体经济“两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宁发〔2018〕28号)要求,成立我省首家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宁国市振宁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三是完成村级财务离任审计工作。

(6)全力做好畜牧业转型升级及疫病防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科学防控、依法防控、协同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青龙湾库区乡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专项活动的同时,全面落实新建养殖场选址三级审批、“三同时”、禁养区内一律不允许新建养殖场等制度,并在现有畜牧业开展集中强制免疫。配合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流调处在我市开展的家禽H7N9流感防治措施效果专项调查工作。

二、2019年重点工作

工作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安全放心农业、高品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三大主题,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积极谋划发展新常态下的田园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业,全面提升宁国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层次。

主要目标:粮食、蔬菜自给率稳定增长,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0个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持“零增长”,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5000亩,全年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加大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力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一)以打造安全放心农业为核心,全力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强市

1、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待验收;实现“农安”民生工程快检项目建设与省平台数据上传对接工作和项目验收考核。强化信用分级管理,率先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可追溯,全年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

2、突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5000亩以上。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3、突出抓好养殖业污染治理歼灭战。巩固禁养区关闭或搬迁成果,大力推广畜禽生态养殖推进“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的农牧循环的“家庭农场”等模式,突出发展草食性动物、中蜂、土鸡养殖等绿色生态型畜牧业。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继续在全省考核领先。

4、突出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紧紧围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内涵,突出资源投入节约、生产过程减量、废弃物循环利用、产品安全优质等要求,加快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推广稻鸭共育、“一肥(绿肥)一稻(有机水稻)”、“一药(前胡)一稻”、“一菜(山蕗菜)一稻”等模式应用面积3000亩以上。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亩均千斤粮、户增千元钱”,加快形成我市山泉流水养鱼的特色,促进渔业产业提质增效。

(二)以发展高品高效农业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1、强化主体带动。对全市2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宁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体名录库,重点扶持名录内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型合作社、种养结合生态观光型家庭农场、生态循环利用的产业化联合体。

2、促进园区聚集。以产业融合试点示范为契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基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集约发展。继续加快河沥园区建设,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向产业园区转型,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藏农于地、藏农于技、藏农于园。

3、实施品牌战略。推进“黄花云尖”“宁前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加大“三品一标”创建,新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10个,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的比重达58.5%。

4、加强改革创新。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工作。

 (三)以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

1、创新驱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对接第三方平台等形式拓展销售渠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为主要对象,积极开展农业电商培训。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线上线下协同运营的商务模式。创新研发个性化、体验式的农村电子商务项目。

2、三产互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体育,抓好詹氏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示范项目,继续做大做强大食品产业,加大省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帮扶力度。

3、科技联动。以实施应用物联网项目为契机,加快物联网示范点建设。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力度,年培育农业电商人才100人以上。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提升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完成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站点建设任务。

4、拓展业态。以“三产”融合和为导向,加快发展六次产业,整合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中药材等休闲养生农业产业。充分利用我市自然资源,兴建一批以种养结合、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示范休闲农场,打造田园旅游传统农业景观,提升农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