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科技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科技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20032559141/202206-00008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宁国:创新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6-07 发布日期: 2022-06-07
索引号: 113417020032559141/202206-00008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宁国:创新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6-07
发布日期: 2022-06-07
宁国:创新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07 08:18 来源:宁国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宁国市经开区企业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忙生产、赶订单,各类机械设备有序运作,员工有条不紊忙碌。

  在宁国,中鼎集团、凤形耐磨、司尔特肥业、詹氏食品等一批大型企业耳熟能详、竞相发展,构建了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龙头,耐磨铸件、电子信息基础材料、绿色食品深加工、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这些企业中,有8家企业被培育在A股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四板”挂牌企业95家,近5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累计达192.27亿元。强悍的实体经济,为宁国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年来,宁国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始终走在前列的奥秘何在?

  采访中,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家们用实践和业绩证明:“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为宁国汇聚了“创新创业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宁国在“全国争先进、全省争一流、全市争第一”。

开放包容成就“创业”热土

宁国的中鼎,一直名声在外。走进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一楼展厅,公司财务管理部经理刘成向记者介绍了一件特殊的硫化设备,“这是我们董事长创业初期设计制造的设备,当年给生产工艺带来了变革。”

  这件老设备,见证了中鼎集团40多年来的艰苦创业,从不足2万元的乡镇小作坊,变身为员工2万余人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

  在宁国,像中鼎一样,一批乡镇企业改制,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国学习“苏南”、“浙北”模式,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97年宁国撤县设市后,又顺应改革开放深入和市场经济确立的趋势,拉开了民营经济蓬勃壮大的帷幕,成就了宁国强大的工业经济。

  位于宁国经开区的嘉科(安徽)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油封实现下线批量生产,这是嘉科公司成功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客户开发的新型变速箱活塞油封,这种油封具有高转速、低磨损、性能稳等优势,产品一投放市场便抢占到了高端市场。

  2014年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成立于1914年的全球三大密封系统领先制造企业之一——德国KACO(嘉科)80%的股权,随后在宁国成立独立的嘉科(安徽)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务部经理童徽说:“我们中鼎的海外并购和反向投资出现了‘1+1>2’的效果。”

  2006年以来,中鼎集团先后成功收购美国MRP公司、美国PRECIX公司、德国KACO公司、德国WEGU公司、德国AMK公司、法国TFH公司等各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形成覆盖美、欧、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制造和物流网络,具备雄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能够满足各类主机厂同步开发战略需求,尤其在“流体系统”“降噪减振及轻量化底盘系统”“密封系统”“空气悬挂与电机控制系统”等技术领域牢固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

  在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一批批外来企业和团队也在宁国落户深耕、创业结果。宁国市长杜德林介绍:“宁国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五方杂居,相融共生,加之毗邻苏浙,干部群众对经济发展认识程度较高、支持氛围较浓、进取意识较强,造就了宁国人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为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鼓励创新创业、欢迎外来投资的一方热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好的营商环境产生出的“磁场”,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宁国创业发展:依托铸造产业基础和产能优势,引进了长盛精密等企业,由单一的耐磨铸件向工程机械、机器人及汽车等领域零部件铸造和精密制造扩展,并延伸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金瑞电子玻纤布产业链,不断拉长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依托紫燕食品大力引进上下游企业,构建“首农种—顺安养—紫燕销”的家禽产业全链条……

  环视宁国,众多企业的创业与发展,为宁国经济发展增添了质优速稳的气质。2021年,宁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1.7亿元,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4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7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70家,院士工作站5家,连续多年入围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

“创新”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宁国之所以能够从山区县城成长为全省县域发展排头兵,关键就是抓住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近年来,宁国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创新活市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国特色的县域科技创新之路。

  华成金研科技有限公司科创团队是宁国市2014年从北京“引”进来的团队,团队研发人员均是具有多年的特种高温合金材料及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研发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团队来宁国发展后,共获得16项发明专利授权,完成了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15项。

  宁国人才引进机制诚意满满。宁国市华成金研科技有限公司科创团队核心人员吴文京介绍:“我们落户宁国,得到了当地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宁国组织部、人才办‘三津英才’政策,对于我们团队能够落户宁国更好的发展给了特别大的支持。”

  其实,早在2014年,宁国市就启动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工作,将招才引智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参与、职能部门全程跟踪服务、合作院校牵线搭桥、本土企业嫁接共建”的团队引进模式。2021年,宁国市又投资1.2亿元倾力打造“松陵人才社区”,实行从10万元到50万元金额不等的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制度。

  截至目前,28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注册落户宁国,10个团队进入省重点扶持名单,累计争取省级扶持资金5700万元。

  通过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携带科技成果落户转化,宁国市逐步在一些新的产业领域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专家人才和专利技术。

  ——招引左成杰博士团队,成立云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滤波器芯片产品研发,2019年11月发布了三款自主研发的滤波器芯片,为国内首创;

  ——招引程国华团队,成立华成金研有限公司,从事特种高温合金材料研发,落户宁国三年,先后拿到军工产品保密认证、质量认证和科研生产许可证,多个产品处于送样试用阶段,一旦进入军工企业定点采购商行列,公司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招引宋国亮博士团队,嫁接新宁实业公司,成立新宁新能源公司,从事径向式汽轮机研发,从而实现了本土耐磨企业从耐磨球生产到耐磨配套设备生产再到高端节能环保成套设备研发的不断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宁国借助沪苏浙独特的创新资源,为产业转型注入持久动力,积极引导企业参加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鼓励企业同沪苏浙地区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市70%以上的企业与沪苏浙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中鼎集团投资5亿元正在建设上海国际研发中心,晨光精工投资2亿元在昆山建设研发大楼和中试基地,新宁新能源在杭州未来科技城设立实验室;凤形新材料、华成金研、华晟橡塑3家企业先后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创造”敢为人先的“宁国样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宁国整合优化县域创新创业资源,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县域创新创业格局,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位于宁国市经开区的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气门嘴系列产品产销规模居全球行业第一位。

  “别看小小的气门嘴,技术含量也很高的。”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宜谋说。不同材质、不同大小,从单一的气门嘴,到有胎压监测功能的气门嘴,小小气门嘴随着市场的需求在不断进化。公司220多名研发人员,创造了50余项各类专利,并在全国、全省多次获奖。

  “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我们成为‘亩均效益’的受益者,连续3年被评为A类企业,并获得了宁国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要素倾斜。”熊宜谋介绍,保隆公司占地300多亩,亩均税收为35万元以上。

棋落关键处,抢得制高点。2018年,宁国借鉴沪苏浙等地区先进经验,在全省率先试行“亩均论英雄”改革,出台《宁国市“亩均英雄”评价办法》,对工业企业实行ABCD综合分类评价,差别化给予优惠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少占地、高投入、高产出,不断提升资源产出效益,2018年以来盘活闲置低效土地4000余亩,工业企业亩均税收提升近50%。

小到一个企业,大到整个市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宁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宁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积极开放、深耕产业,形成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

  特别是近年来,宁国坚持把推动思想再解放作为缩小与沪苏浙地区差距、奋力对标追赶的先决条件,坚决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式,主动学习沪苏浙地区不断发现问题、持续变革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结合宁国实际,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工作作风等方面与沪苏浙先发地区全面学习、主动对接、深度接轨。

  战鼓雷鸣,跃马扬鞭。这些年来,宁国始终坚持“全国争先进、全省争一流、全市争第一”的锐气,勇于拉高工作标杆,各项工作在全省、全市始终位于前列:推广PPP模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3项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县级媒体融合等一批改革事项入选国家、省级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综合执法、砂石资源管理等改革,打造了一批改革创新的“宁国样板”。

  宁国市长杜德林表示,下一步,宁国将进一步深化认识,在政府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与沪苏浙区域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面的联动发展,同时将继续发扬宁国精神,以创新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