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科技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科技局> 科普宣传
索引号: 113417020032559141/202112-00063 组配分类: 科普宣传
发布机构: 宁国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2021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汇编(十三)-新材料行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2-28 发布日期: 2021-12-28
索引号: 113417020032559141/202112-00063
组配分类: 科普宣传
发布机构: 宁国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2021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汇编(十三)-新材料行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2-28
发布日期: 2021-12-28
2021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汇编(十三)-新材料行业
发布时间:2021-12-28 16:30 来源:宁国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局持续开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发布工作,意向企业请积极联系科技局科技合作科。

联系人: 汪瑶  4113728

2021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汇编——新材料行业
序号 成果名称 简介 所属单位
1 有机二维高分子材料 发展了基于溶液中自由基聚合的高效二维高分子合成方法,可以高效的制备具有单分子厚度,具有自剥离性能的有机二维高分子材料,在生物材料、能源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安徽大学
2 PVC用水滑石类钙/锌热稳定剂 电线电缆用软质聚氯乙烯塑料( 以下简称 PVC电缆料) 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并且综合成本低,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钙锌稳定剂外观主要呈白色粉状、片状、膏状,其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毒PVC稳定剂,常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电线电缆料等;它不但可以取代铅镉盐类等有毒稳定剂,而且具有相当好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透明性及着色力。本项目开发了一种PVC用水滑石类钙/锌/铝热稳定剂,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改变层状双氢氧化物片层与层间的钙/锌/铝以及有机改性剂的比例,达到提高PVC树脂热稳定性的效果。目前项目小试已经获得成功。
3 一种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 该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是一种以氮-磷为主要阻燃元素的环境友好型阻燃剂,其阻燃机理是遇热膨胀,在被阻燃的聚合物表面产生一层有一定强度、有一定厚度的致密的多孔泡沫炭层,从而隔绝空气并阻止热量往聚合物内层传导和抑制气体扩散效果品。
4 年产5000吨聚偏二氯乙烯胶乳 PVDC高阻隔材料是目前塑料产品中对氧、水汽等气体阻隔性能最优、化学稳定性最好、绿色环保的产品,且具有低温热封、安全无毒等性能。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纸餐具以及对氧、水汽阻隔要求很高的精密仪器、军工材料的包装。PVDC高阻隔胶乳、树脂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道化学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吴羽、德国巴斯夫、比利时索维尔公司纷纷形成规模生产。PVDC高阻隔性胶乳既可以适用于塑料薄膜上涂布,又适用于纸上涂布、铝箔上涂布和塑料硬片上涂布,成膜后具有优越的低温热封性能。
5 耐热型SiO2/PS中空聚合物微球 本产品采用双原位细乳液工艺制备,是一种形貌新颖,耐热性好的具有中空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制备工艺简单,单分散性好。由于中空聚合物微球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具有表面渗透能力以及聚合物与空气间的折光指数差带来的出色的遮盖性能,使它可作为聚合物遮盖性颜料、防紫外线添加剂和手感改性剂,还可以作为低密度添加剂、隔热材料和吸音材料的添加剂等应用功能性涂料。广泛用于涂料、油墨化妆品和造纸工业。 
6 纳微米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技术 纳微米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具有自润滑,防粘连,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为解决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醇橡胶等制品加工过程中,因模具被腐蚀导致制品不合格,或制品粘连模具引起脱模困难而开发的专用技术。化学镀技术是利用氧化剂、还原剂溶液的自催化反应,使工件表面获得镀层。化学镀镀层精度高(可精确控制到微米级),镀层均匀,工件施镀后镀件一次成型。对型状复杂工件,如:腔体、深孔、管件、沟槽、拐角、夹缝等都能获得满意镀层。图1是纳微米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模具照片。图2是氯丁橡胶制品连续生产10个班次后的模具照片(型腔表面有少许胶料模脏)。图3是氯丁橡胶制品连续生产10个班次后模具型腔表面清洗去污后照片,模具经清洗后仍可继续生产氯丁橡胶制品。 
7 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水性阻尼涂料 改性水性阻尼涂料是由超支化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IPN乳液加入适量填料及辅助材料配置而成的,是一种可涂覆在各种金属板状结构表面上,具有减振、绝热和一定密封性能的特种涂料,可广泛地用于铁路机车、客车、汽车、轮船、家用电器、风机等的减振降噪,具有优良的阻尼和消音效果。一般直接涂敷在金属板表面上,也可与环氧类底漆配合使用。施工时应充分搅匀、多次涂刷,每次不宜过厚,等干透后再涂第二层。 
8 二氧化碳高效共聚制备聚碳酸酯 二氧化碳是一种廉价、低毒、资源丰富的可用于有机合成的理想原料。由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共聚合成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本项目采用金属Salen 型催化剂催化CO2与环氧化物共聚制备聚碳酸酯。
9 年产3000吨涂布型高阻隔薄膜 涂布型高阻隔薄膜是以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ET(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PVC(聚氯乙烯片材)、PE(无定向拉伸聚乙烯薄膜)、CPP(无定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纸等为基材,采用专用涂布设备单面或双面涂布PVDC胶乳(聚偏二氯乙烯水溶性乳液),经加工后在基材上形成无色透明结晶层。PVDC涂布薄膜是目前最理想的透明高阻隔包装材料。
10 环保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目前聚氨酯胶粘剂以溶剂型为主。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气味大、使用时造成空气污染,具有或多或少的毒性。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基本介质,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11 300t/a耐蒸煮复合膜用聚氨酯胶粘剂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快餐业和方便食品的兴起,复合薄膜软包装袋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日趋普遍。尤其是食品蒸煮袋(又叫软罐头)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蒸煮袋复合薄膜必须使用性能更优良的蒸煮级聚氨酯胶粘剂,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依靠进口。我校研制的AH-9810芳香族聚氨酯蒸煮胶和AH-9820脂肪族聚氨酯蒸煮胶,能经受121℃/40mim的高温蒸煮,具有粘接强度高,耐蒸煮的特性。
12 300t/a塑塑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75%) 软包装复合材料由于其包装卫生,使用方便、气密性和遮光性好、防水防潮性能优异以及新颍美观、成本低廉等特点,目前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包装,如包装各种点心糖果、饮料、茶叶、榨菜、奶粉以及焖炖食品等。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使用要求,复合材料通常由2~5层组成,常用材料有PE、OPP、PET、ONY和铝箔等。生产复合薄膜的工艺以干式复合居多,目前全国各地相继建起了600多条复合薄膜生产线,其聚氨酯干式复合胶粘剂的使用量超过了1万吨/年。我校研制的塑塑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具有高强度、耐煮沸和优秀的耐内容物性,适用于高、中、低速干式复合机的复合。
13 水性光敏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通过在聚氨酯大分子主链上引入适当的光敏基团,并加入适当的光引发剂,使之在一定的紫外光照射下,进行辐射交联固化,得到综合性能特别是耐水、耐溶剂性能优良的涂饰材料,可以用于牛、羊、猪等革用涂饰剂。产品综合性能优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经用户试用表明,产品涂饰剂使用性能好,避免了使用有毒化学交联剂所产生的污染。固化后的成品革耐干湿擦、耐溶剂等性能优良。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溶剂皮革顶层涂饰剂和光亮剂理想的替代产品。
14 1000t/a聚氯乙烯塑料改质剂 本技术为国内首创。聚氯乙烯(PVC)塑料改质剂产品为白色细粉状,生产时直接加入制品的原料中,加入量根据产品不同为10%-20%。可在原设备、工艺、配方三不变的情况下使用,生产每吨塑料制品既可节约成本200—300元,又能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系列有:1、用于生产管材、型材的改质剂为S型;2、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等制品的改质剂为W型;3、用于生产桶、盆、柜等制品的改质剂为Z型。
15 300t/a高级聚氨酯水晶耐磨漆 高级聚氨酯水晶耐磨漆属单组分湿固化型,该漆具有特强的耐磨性和优异的耐热防腐蚀性能,漆膜光亮丰满,坚硬耐磨,耐酸碱,耐烟烫,不需打蜡等特性,附着力强,施工方便。
16 纳米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纳米片、纳米球、纳米环和纳米线既可以作为功能性增强填料,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领域;也可作为催化剂、荧光分子、药物、DNA/siRNA、蛋白等各类客体分子的优良载体,广泛应用在催化、吸附、分离、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片、微米片、中空球、介孔纳米球、纳米环和纳米线的生产工艺,无须模板,制备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耗时短,能耗低。已申报8项国家发明专利。
17 石墨烯分散剂、石墨烯浆料和石墨烯粉体 相关专利,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公布号:CN110240152A;石墨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公布号:CN111170864A。
项目背景:石墨烯用于制备导热导电功能涂层、防腐涂层、导热塑料、导热橡胶、LED散热、阻气阻水材料、透明电极、电容器、薄膜领域。
技术特点:采用分子设计合成了系列分散剂,物理剥离石墨制备结构无缺陷的石墨烯。水性石墨烯浆料可直接添加到各种聚合物和无机胶乳中,不絮凝、不团聚,获得各种聚合物类复合材料和无机物类复合材料。有机溶液分散的石墨烯浆料与各类聚合物组分相容性好、可高度均匀分散,可用于制备环氧树脂、聚氨酯、有机硅等聚合物类复合材料。
18 碳黑、颜料和碳纳米管分散剂 项目背景:炭黑、颜料和碳纳米管分别广泛应用于导热、导电、油墨等领域。高度分散的炭黑、颜料和碳纳米管是实现其性能的前提,由于表面性质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填料的均匀分散需要借助于分散剂来实现。
技术特点:该分散剂是一种功能性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的功能基团和炭黑、颜料和碳纳米管表面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能够高效促进其稳定悬浮分散,分散性能好,不沉降。功能填料的添加量少,能够充分发挥其导热导电的性能。相关技术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
19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石化/日化及环境修复应用 我国人均年消费1.3 kg化学表面活性剂,为日本和北美的1/3,我国潜在年需求量超300万吨,因此采用绿色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迫在眉睫。
浙大团队主要从事细胞组织工程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及应用研究。在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方向,采用细菌在优化设计的反应器中高表达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并将它用于生物农药、绿色农药助剂、储油罐罐底油泥的原油回收、污油破乳和油泥处理等。在细胞组织工程方面,主要开展动物或人器官(肝、肾和小肠等)细胞的三维组织工程反应器设计与构建,高表达其体内器官功能,并发展其成为可替代体内器官的组织工程反应器,或将其微型化后成为可预测体内药物代谢和毒性的新药体外评价平台。
浙江大学
20 基于丝蛋白基的天然化妆品  “蚕丝蛋白增值关键技术”项目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蚕丝蛋白相关专利达37项,发表论文50余篇。
21 超高精度分子辨识天然活性同系物的萃取分离技术 浙江大学团队在深入研究羊毛脂的加工利用过程中发现,一种名为2,4-去氢胆固醇的物质,可作为制备活性维生素D3的新原料。但是,2,4-去氢胆固醇与十余种甾类同系物共存,它们之间分子结构相似,要将两者分离非常困难。经过科研攻关和潜心研究,最终团队研发了一系列针对天然活性同系物提取、辨识、分离新技术,采用弱极性甾类同系物分子辨识萃取分离关键技术、低乳化分子辨识分离关键技术、萃取剂多位点协同技术,突破了原有的技术落后,走出了一条国产自主创新的道路。   
22 一种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和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一种有高表面活性的物质,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或低毒等特性,因此将成为替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之一。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s)是一种糖脂类的生物表面活性剂,MELs不仅具有良好的乳化性、生物降解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等,还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理活性和医药价值,可应用于环保、食品、化妆品、医药等。如:MEL-A型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作用于B16黑色素瘤细胞,对其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分化,促使细胞黑色素释放。
本项目研发的技术通过生产菌株的特殊改造和高通量筛选,获得生产水平较高的突变株,并经过培养条件的营养组成的系统优化,获得适于产业化生产的发酵条件(产量达到100 g/L,发酵7天)。同时完成了该糖脂的在线随程提取和发酵技术组合(粗提方法简单快捷),还完成了产品的快速分离、纯化和特性(乳化特性、表面活性特性、生物学活性等)分析。
23 己内酰胺生产第三代关键技术研究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聚酰胺,国内约90%的己内酰胺用于生产纤维(即卡普隆),10%用于制造齿轮、轴承、管材、医疗器械和电气、绝缘材料等塑料,在国外后者的比例更高。目前,工业生产方法中主要有肟法、甲苯法、光亚硝化法、苯酚法等,其中超过90%的己内酰胺生产工艺都需要经过环己酮肟贝克曼重排。
相比于传统工艺来说,己内酰胺生产第三代关键技术在各方面都大大提高了工艺水平。传统的液相贝克曼重排以发烟硫酸作为溶剂和催化剂反应,特点是工业化时间长、技术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但缺点是反应条件苛刻、发烟硫酸具有毒性、对管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后难以处理、得到的副产物硫酸铵量大且经济价值低等。浙江大学团队重点开展的关于己内酰胺第三代关键技术-液相贝克曼重排绿色催化工艺的研究着重在无硫铵化、绿色化和环境友好等方面进行突破,解决了传统工艺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一重大缺陷。
24 太阳能热在城市建设中的提前规划技术 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便于采集,且无须开采和运输。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区域能源供应,在适合安装太阳能的建筑群中规划跨季蓄热的太阳能能源站,解决区域热水和供暖的需求,既可以发挥系统的规模化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又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5 电除尘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着脱硫脱硝环保措施的实施,来源更为广泛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恶臭气体、空气中微生物及其病毒等逐渐成为工作的重点。种类繁多的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气不仅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有破坏臭氧层和产生温室效应的能力。工业源排放的 VOCs 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具有排放强度大、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局部空气质量的影响明显。工业源 VOCs 排放严重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包装印刷、医药化工、化学化工、塑料橡胶等。VOC处理技术分为回收技术与销毁技术,等离子体破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销毁技术。
26 速生木材快速强化、染色和浸香等综合改性技术及产业化 浙大团队能够在保留木材年轮等结构的条件下,使0.3-0.5密度的人工林木材(杨木、桐木等)强化至0.9-1.1以上(目前最高数据为1.67,但如何稳定获得产品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均匀地染色,添加所需要的香味。用纯物理技术快速地让速生木达到高端红木的密度、强度、颜色、香味等各项特性。采用静流体超高压技术所生产的强化木是整体强化,强化后内外强度均匀,并且二次切割加工不受限,另一方面使强化后的产品内应力极低,强化后不回弹,强化品质极高。
27 FDN(馥多能)在肉鸡及蛋鸡养殖中的应用  馥多能(FDN)的主要功效成分为一系列甘油脂肪酸酯,以α-单甘油月桂酸酯(GML)为主,该成分天然存在于人乳中,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多功能食品添加剂,被美国FDA批准为GRAS(一般公认安全)类食品添加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功能、广谱抑菌和抗病毒活性。在2013年农业部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甘油脂肪酸酯被列入粘结剂、抗结块剂、稳定剂。
    馥多能(FDN)是浙江大学研究团队20年的研究成果,已申报国家技术发明专利。馥多能(FDN)是由功能不同的系列脂肪酸甘油酯复配而成,完全符合饲料添加剂使用规定。
安全,高效,多功能(改善肉蛋品质、抵抗病毒、降低料肉蛋比、高效抑菌)。
28 食品热力杀菌智慧节能系统及装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对方便、营养、快捷的预制包装食品需求快速增长。预制包装食品是国家应急、野外、军需、救灾、航空航天的必须食品。虽然HHP、PEF等冷杀菌工艺逐渐商业化应用,但是热力杀菌由于其有效性、方便性等优势,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杀菌方法。
浙大团队采用实验手段和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优化与控制的技术与装备改善,从本质上解决了传统热力杀菌不足或者杀菌过度的情况。杀菌工艺的优化以及杀菌过程的智能化控制,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优化效率和精度,使得食品更加安全。
29 纳米功能碳溶胶技术及农业领域应用 功能性纳米碳溶胶本身不是一种植物养分,但能够体现出“植物保健品”的功效。微量添加于植物养分中,可明显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促进光合作用。植物表现出:早发快长、产量提高、抗逆性提高。过去10年,纳米碳溶胶的农业大田示范已涵盖国内20多个省份,涉及50多种农作物,均体现出明显增产和品质提升效果。本项目团队研发的功能碳溶胶只含有碳氢氧氮元素,溶胶态无沉降,无味。原材料绿色环保,仅采用石墨、水、天然无极添加剂,生产过程无废气及工业废弃物。采用模块化生产装备,易于提升产能。
30 高性能锂硫电池技术 锂硫电池是以金属锂为负极、单质硫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理论容量为1675 mAh/g,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kg,实际可实现的能量密度为500 Wh/kg,并且单质硫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储量大,符合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和国防装备等领域对动力电池的需求。
31 高效PM2.5阻挡纱窗开发及产业化  浙大团队研发了一种具有PM2.5阻挡功能的纱窗,其制作方法是制备氧化适宜的纤维素混合溶液,将纤维素混合溶液进行稀释,然后通过过滤辅助凝胶化成膜的方法在基底上得到纤维多孔薄膜;将制备得到的纤维多孔薄膜倒扣在装有PDMS溶液的培养皿顶端上,纤维多孔薄膜和PDMS溶液不接触,置于烘箱中,升温至50℃后加热4h,得到表面疏水的纤维多孔薄膜;以表面疏水的纤维多孔薄膜作为纱窗上的用于阻挡PM2.5的阻挡层,进而制造获得具有阻挡PM2.5透光及透气的纱窗。
32 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 浙江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硅基负极材料中,当硅的尺度小到一定程度后,硅体积效应的影响就可以相对减小,且小颗粒的硅配以相应的分散技术,容易为硅颗粒预留足够的膨胀空间,因此硅的纳米化被认为是解决硅基负极材体积效应的重要途径。科研人员采用镁热还原法、模板法以及碳包覆等方法,生产出硅纳米硅材料。结果表明,碳包覆后的硅纳米硅材料样品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00周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达到3654mAh/g远大于石墨类碳负极材料,直至350周循环没有容量损失,库仑效率在99%以上。
33 中空纤维膜在污水处理的应用 工业污染防治是我国水污染防治体系中六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团队开发了中空纤维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膜萃取法突破了传统液液萃取对流量和密度差的限制;膜接触器线性填装,易于设备整体放大化;通过膜接触器串联,能够实现萃取-反萃同级操作,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通过传质特性分析,可实现传质工过程的预测和优化设计。 
34 混凝土3D打印技术 浙大团队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及其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新型材料与结构、3D打印智能建造技术、新型修复材料与在役结构修复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在混凝土3D打印技术上在打印设备开发、打印材料研究、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以及规范与标准编制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出三代3D打印机设备以及两代混凝土打印材料,均已部分应用于实际生产。
35 高性能无机防腐涂料 本团队研发的高性能防腐涂层是一种无机陶瓷材料,是以硅氧化物为基体,加入粘结剂、助熔剂制备的粉末。可通过浸渍、静电喷涂、热喷涂等多种方法涂覆在需要保护的金属表面。在500-550℃的条件下烧结形成致密、带有瓷釉光泽的活性涂层,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耐候性,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已成功开展中试生产。
36 抗水解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及应用技术 本项目产品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由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以及抗水解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制备得到,与常规阳离子产品相比,具有抗水解能力强,耐稀释耐高pH值特点,对疏水集团的颗粒的结合能力强于常规阳离子产品,因此具有更优的絮凝效果,产品絮凝效果达到或超过巴斯夫、爱森等国外公司产品。产品相对分子质量1.0×106-1.2×107系列化,阳离子度5%-60%系列化。其适用于市政、造纸、印染、食品、建筑、冶金、选矿、油田与发酵等行业以胶体或悬浮颗粒为主要污染物的废污水、污淤泥絮凝处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37 高性能集成电路封装功能材料 伴随集成电路高度集成化、布线微细化、芯片大型化、大功率、高精度、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以5G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对电子封装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功能需求。近年来,本团队面向集成电路封装领域,开发出了高导热封装基板材料、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导热吸波一体化的塑封材料、粒径精细调控的微球封装材料等多类类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5G通讯、高功率微波器件、微系统组件、超级计算机芯片、新型显示等领域。有望解决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满足航空航天、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新一代装备对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的迫切需求。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38 高性能双极膜制备及应用 团队突破国外双极膜技术垄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双极膜材料及流延+催化层喷涂一次性成型制备工艺,建成5万平方/年产能的膜生产线,膜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旗舰产品水平。专利技术获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于2020年以无形资产评估1026万元作价入股实施成果转化。团队基于膜产品开发出双极膜电渗析装备及应用技术,已在有机酸清洁生产、煤化工和石化行业无机盐资源化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39 腈纶溶剂净化成套技术与工业应用 本项成果以凝胶色谱分离技术取代D301树脂离子交换技术,用于预处理腈纶溶剂回收装置产生的废水,设计并建成了处理能力3m3/h的工业化装置,硫氰酸钠的回收率为99.5%,除杂率为91.6%,色度脱除率为90.2%;开发了以活性炭取代硅藻土的吸附分离技术,设计并建成了处理能力200m3/h的工业化装置,铁离子的除去率达到了72.4%,硫氰酸钠的回收率稳定在99.0以上,显著降低了腈纶纺丝溶剂中铁离子等杂质的含量和色度;通过膜净化与柱分离,克服了现行氰化物和硫化物标准方法的单一检测、化学检测、基体干扰和高酸度、时间长的不足,简化了浓度差异大的目标物检测过程。 安庆师范大学
40 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荧光材料与道路照明产品研发及应用 该项目针对低功耗、轻型化、小型化、强光闪烁照明应用需求,采用超高亮度小颗粒荧光粉与荧光薄膜制备技术、蓝宝石图形化复合衬底技术、倒装芯片工艺LED 封装技术与微型器件热电分离技术的系统集成,并研制了新型芯片级LED 器件。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41 高性能高通量抗污反渗透膜制备技术 围绕着铸膜、涂膜、抗菌改 性、抗污改性系统和关键工艺控制装置,开展技术、材料、工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方面的 研究,全面提升产品性能,研发强抗污、抗菌、高通量的功能型 RO 反渗透膜,主要指标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安徽建筑大学
42 一种聚氨酯基黑色高分子染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基黑色高分子染料,是将小分子黑色染料接入聚氨酯链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小分子黑色染料在聚氨酯链中的含量,实现染料量的可控。适应不同染色工艺要求。可与其他染料拼混配色,适用于色谱很宽的多种色泽染色。
43 TPEE/TPU/PTFE复合电缆材料及制备方法 所述的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为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所述的PTFE为低密度微孔聚四氟乙烯。本发明的复合电缆材料在达到UL94V?0等级的同时具有比较优异的力学性能,耐油好、高耐磨性、耐老化性能好、耐高/低温性能强、耐化学溶剂性能好,回弹力佳,韧性和强度也很强。
44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开发与产业化 锂电池为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开发和应用是锂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硅负极相比石墨负极具有更高的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采用硅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可以提升8%以上,体积能量密度可以提升10%以上。因此硅负极材料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本创业团队结合多年研究经验,以改性氧化亚硅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的负极材料,在保证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循环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我们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产品处于中试阶段。通过精细设计,氧化亚硅性能优良、结构稳定,生产中间过程工艺优化控制创新,掌握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成本和性能方面具有双重优势。 合肥工业大学
45 高性能石墨烯复合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研发 高比容量的层状三元材料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在大电流下,其比容量衰减过快。本项目通过石墨烯修饰层与层状三元主体材料之间的结构耦合,实现在原子尺度上对材料表面结构的调控,同时有效抑制主体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表面/界面反应,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使用该产品组成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各项性能指标,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优越性。
46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 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用于风电、高铁、轨道交通等零部件,具有优异耐低温冲击的性能。
47 基于有机小分子自组装作用的溶液外延量子点发光器件 小分子有机半导体和无机量子点都可以采用溶液法工艺成膜,前者可形成微米至毫米尺度长程有序的晶格,而后者是纳米尺度的晶体。二者结合可形成一类高效的主客体异质结光学材料。其中,有机主体材料大幅提高吸收截面,解决了光致发光的吸收瓶颈,其长程有序的特点又大幅提升了载流子向量子点发光体的注入效率。研究发现,基于面内晶格匹配作用和有机材料的晶格可塑性,可以通过二者的液相混合前体实现复合薄膜的溶液外延生长,制备高质量的发光层,相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量子点薄膜材料,这类复合薄膜的光致荧光量子效率可达到80%以上,电致发光的外量子效率可提高3至4倍。在此基础上可发展一系列基于非晶衬底的结构简单的高性能光电子器件。
48 旋转挤压关键技术研发及成形装置开发 旋转挤压作为一种新型挤压加工工艺,具有降低载荷、改善成形性、提升材料性能、保证内筋等局部特征流线完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空天装备零部件、军事和民用工业等领域。本成果围绕旋转挤压关键技术研发及成形装置开发,主要适用于杯形件、锥形件、筒形件、带内筋等复杂特征内腔的旋转体壳类构件的成形制造,以带复杂内筋筒形件、锥形件、杯形件等为典型案例,开展了如下研究:
1)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合作并开发了针对高强铝合金带复杂内筋杯形件旋转挤压成形工艺,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形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旋转挤压成形工艺改善了金属流动状态,变摩擦阻力为有益摩擦力,大大降低了成形载荷,成形件宏观金属流线分布合理,微观组织改善明显,且材料抗拉强度由相比于普通挤压件提高约10%。基于该工艺开发了专用工装模具,该零件现已实现稳定化批量生产。
2)针对锥形壳类件,开发了专用模具及工装,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成形过程及关键工艺参数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旋转挤压工艺可以有效避免常规挤压工艺中易出现的微裂纹及粉体成形件的细微孔隙,可大大提高制件成形性及力学性能。
3)针对旋转挤压专用成形装置,与包头202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基于大型液压成形机成功开发并设计制造了专用设备和工装。本研究突破了当前旋转挤压法局限于小尺寸件制备的限制,成功实现了旋转挤压在大尺寸件成形制造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成形工艺难以保证零件成形质量的难题,并通过自主研发成功设计和开发出了90000N·m的超高扭矩的旋转挤压专用成形装置。
49 硬质颗粒增强型复合耐磨铸件研制 选用超高铬(Cr26)合金铸铁为基体材料,增强材料耐腐蚀性;陶瓷颗粒为锆刚玉ZA25,陶瓷颗粒表面进行镀镍预处理,改善其与铁液之间的润湿效果;陶瓷颗粒采用粘结剂涂覆在消失模泡沫上,并采用负压铸渗方法以满足成型性要求;对陶瓷颗粒增强超高铬铸铁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相对耐磨性大幅提高。本项目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项目的研制成功,对于推动耐磨材料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0 K1类核级电缆用绝缘与护套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为加速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开发了核电站电缆系列产品,特别是K1类核级电缆,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研究中通过材料结构设计和工艺优化,同时提高了线缆材料的电气性能、耐热性能、机械性能、耐辐射性能和阻燃性能,达到并全面超越了K1类电缆的要求。 
51 杯壶用低线性膨胀系数、高光泽、耐寒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向国内口杯行业对低线性膨胀系数、高光泽、耐寒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续期,本项目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及对PP基体聚集态结构与材料本身性能关系认识的基础上,调控功能无机填料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能,实现其在基体中均匀的分散,同时通过与不同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共混实现各组分之间的高效相容,制备出低线胀系数、高光泽、高耐寒性PP复合材料,具体达到如下指标:
1. 在-30—95℃环境下使用时尺寸变化率应控制在0.25-0.35%以内;
2. -30℃,2m自由跌落试验,外观无明显变化,-30C°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结果≥10MPa;
3. 光泽度测试按ASTM  D2457标准,测试结果≥120
上述材料具备年产5万吨的生产能力。
52 高强度阻燃硅橡胶电缆护套绝缘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力行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而硅橡胶由于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使其在电缆行业中也得到广泛关注。通过共聚、共混、填充等改性技术以及密炼、挤出等加工工艺的研究,开发出了高性能化硅橡胶材料,使之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耐油性能和阻燃性能。 
53 高速列车及新能源汽车用高强轻质高分子共混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向新能源汽车及高铁动车组对用高强轻质高分子共混复合材料的需求。通过不同结构多功能浸润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及有机/无机杂化界面增容与增强技术,实现了长玻纤复合材料内部多维多层次网络的在线构建与性能的提高,制备的复合材料无浮纤,无翘曲,并形成了独特的自动化拉挤浸润技术工艺。
54 高速列车用薄壁耐油阻燃线缆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高速列车的发展日益趋向于系统体积化、轻量化和高性能化,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对其中所装备的线缆提出薄壁、耐油、低烟无卤阻燃、高强度、高绝缘等性能要求。本成果所涉及的工作中,在材料配方体系方面,以材料性能为目标,在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认识基础上,重点研究聚合物、填料、阻燃剂、及各种助剂的基本特性及相互关系,具有质轻、高耐油和低烟无卤阻燃等优异性能,实现了各性能的兼顾与共同提高;在材料制备与加工工艺方面,以企业实际生产工艺为依托,根据材料特性与其加工特性的关系,通过配方微调整实现材料的可连续化生产。该材料产品经过验证可实现产业化,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5 海洋环境下高耐腐蚀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向海洋环境下设备高耐腐蚀性能的需求。通过制备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并添加合适的填料以及配套相应的涂装工艺,满足设备在海洋环境下长期高耐腐蚀的要求。且生产设备简单,工艺稳定,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目前已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
56 环境友好型低放热高强度煤矿用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在充分研究煤矿井下工程火灾事故根本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分子设计、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研发了同时满足低粘度、高强度、低放热、无污染的煤矿用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并通过生产线结构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用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已经在全国多个煤矿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年产20万吨加固材料的产业化生产能力。
57 环境友好型低粘度高强度聚氨酯注浆抬升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向高铁塌陷路基的快速抬升修复与维护的需求。通过引入气体阻隔结构与增韧增强结构,实现了聚氨酯泡沫在高负载下的高发泡倍率、高抬升力以及高承载能力,在数分钟内即可实现对高铁塌陷路基的抬升修复,并在长时间实现对高铁的减震降噪,所形成的独特注浆工艺技术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恶劣施工环境的施工要求。并具备了年产10万吨注浆抬升材料的产业化生产能力。
58 建筑类防火线缆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由于国家建筑行业领域对电力输送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日益严苛,尤其是在防火方面,为了避免火灾等重大安全隐患的发生,要求建筑类线缆材料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多相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相界面调控的同时,引入多功能化的表面改性剂对体系中的多种耐火型填充粒子进行表面修饰,研发出机械性能优异且具备高防火性能的线缆材料,目前产品已经大规模量产。
59 杯用防粘无毒密封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对口杯领域重大技术难题,通过分子设计、结构调控和工艺优化,研发了同时满足高尺寸稳定性、高强度、耐高低温、低粘度、无毒性等性能要求的密封材料,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杯用密封材料制备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已经在口杯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年产2万吨高性能密封材料的产业化生产能力。
60 煤矿充填密闭用硅酸盐改性水性高分子复合发泡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分子设计、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研发了系列煤矿充填密闭用硅酸盐改性水性高分子复合发泡材料,该材料以水玻璃为稀释剂和发泡剂、兼顾低粘度、高发泡倍率、高强度、固化快速可控、充填封堵效果好、绿色无污染的优点。并通过生产线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氨酯充填密闭材料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已经在全国多个煤矿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年产10万吨充填密闭材料的产业化生产能力。
61 煤矿用高渗透性无毒自响应型聚氨酯注浆堵水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分子设计、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研发了一系列煤矿用高渗透性无毒自响应型聚氨酯注浆堵水材料,该材料以水为稀释剂和固化剂、兼顾低粘度、高渗透性、固化快速可控、堵水效果好、绿色无污染的优点。并通过生产线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氨酯堵水材料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已经在全国多个煤矿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年产5万吨聚氨酯注浆堵水材料的产业化生产能力。
62 汽车内饰用低气味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发及产业化 面向新时代下汽车产业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分子设计、材料设计和性能优化,研发了同时满足高粘结性能、高拉伸性能、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低气味等性能要求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实现了新时代下汽车工业领域的绿色环保。产品已经在国产汽车领域进行使用。
63 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动车组用线缆的研发与产业化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分子设计、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研发了同时满足高尺寸稳定性、耐高低温、耐候、耐油、耐酸碱、耐磨、耐应力开裂、低烟无卤阻燃、低毒性等性能要求的线缆材料,并通过导体柔性增强,线缆结构设计和成缆工艺创新研制出高铁动车组用线缆,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用线缆制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已经在国产高速列车和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年产5万吨高性能线缆材料和5000万米标准动车组线缆的产业化生产能力。
64 铁路用高性能MC尼龙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高速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铁路配件的性能提出了新要求,材料需同时满足高强轻质、高热稳定性、低吸水率、低成本等性能指标。通过结构设计及工艺优化,实现了MC尼龙材料聚合过程中链扩散及链增长行为的可控化,制备了系列具有高强度、高热稳定性、低吸水率、高耐磨性、高耐候性等优良性能,同时生产成本较低的MC尼龙材料。该技术兼顾聚合物聚集态结构优化与产品低成本化、高性能化等多方面因素,产品质量及产量均满足我国铁路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65 纸张用水性聚氨酯耐碱涂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面向纸张加工过程中表面处理的需要,研发了一系列耐高温耐碱水性聚氨酯涂料。本成果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成熟的全套水性聚氨酯耐碱涂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一系列具有不同性能的耐碱涂料配方,以及相应配方的生产工艺。二是提供不同基材的涂装工艺以及相关产品助剂包。确定了不同配比的助剂以及最优的涂装方式、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等。随着国家环保税以及各地相应的限制VOC排放的规定逐渐出台,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已经是大势所趋,市场潜力巨大。
66 Cu基电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清洁能源新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有色金属及加工工程实验室
67 SiC/Al、Si/Al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及器件制备技术 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清洁能源新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有色金属及加工工程实验室
68 电致变色节能材料及其器件制备技术 本成果获得了性能优异并且成本经济的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能够在小于1V的电压下对材料的颜色实现在透明和深蓝色快速可逆调节,具有高对比度、快相应速率和高循环稳定性的特点电致变色材料,可以克服常用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不耐光照的弱点。能够对太阳光中不同波段的光的透射和吸收实现调控,可以在建筑物或者交通工具上用作智能窗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69 高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的锂电超电容负极材料制备技术 锂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锂电池自身的功率密度低、循环寿命低不利因素的存在,从而限制了锂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是一类具有高功率密度、超长使用寿命的一类储能器件,因此将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相结合而形成的锂电超电容将成为提高电池性能(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超长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目前能源存储领域的一个研发方向。本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氮掺杂多孔碳/氮化物(氮化钒、氮化钛、氮化铌)纳米复合物作为锂电超电容的负极材料,通过多孔碳孔隙率、氮掺杂量、氮化物种类、尺寸以及含量的调控,获得了多种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倍率性能优异的锂电超电容负极材料。课题组所开发的合成锂电超电容负极材料的方法主体合成工艺为室温合成,具有无环境污染、能耗低等优势,同时在合成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从而保证基于氮掺杂多孔碳/氮化物纳米复合物的锂电超电容负极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的电极材料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70 高性能铝钪合金汽车轮毂制备工艺和加工技术 面向汽车零部件应用高强轻质铝合金材料与制造关键技术,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工业性试制与试验,成功开发了面向汽车零部件应用高强轻质铝合金材料,并形成了一套高强轻质铝合金材料的制造关键技术。所研制的材料具有高强、高韧、比强度高的优点,抗拉强度≥302 MPa,冲击韧性≥4.62 J/cm2,比强度≥1.14×105 Nm/kg。比轮毂用A356合金分别提高32.45%、25.89%、32.94%。该的研究成果可为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为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71 高性能稀土掺杂钨材料与制备技术 钨基合金的优势:吸收射线能力强:比铅高30-40%;导热系数大:钨合金的导热系数为模具钢的5倍;热膨胀系数小:只有铁或钢的1/2-1/3,良好的可导电性能;鉴于高比重合金有上述优异的功能,它被广泛地运用在航天、航空、军事等工业。本课题组在湿化学法稀土掺杂钨材料体系制备上进行了富有成效工作,获得了高性能钨基材料。采用自制的超声反应釜设备获得了批量粉体前驱体粉体,通过特定还原工艺获得了粒度为20 nm -10μm完全可控的钨复合粉体,粉体颗粒大小均匀;湿化学法掺杂技术实现了钨与掺杂元素分子级别混合,避免了机械球磨易引入杂质及残余应力的缺点。本课题组开发的纳米稀土元素掺杂钨材料室温抗拉强度大于500MPa,室温延伸率达到10%以上,300℃抗拉强度大于600MPa,延伸率达到20%以上,800℃抗拉强度大于500MPa,延伸率达到40%以上。室温-1200℃具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研发的高抗辐照性能掺杂钨材料,可以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核电装置领域等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零部件材料,起到很好的辐照屏蔽和抗热负荷作用。有望在核聚变堆偏滤器材料、搅拌摩擦焊焊头、导弹燃烧室和喷管等高温部件推广应用。
72 高性能自支撑型硫正极材料制备技术 通过对高导电柔性碳纤维(布)进行刻蚀造孔、表面功能化(杂质掺杂或官能团修饰)改性和导电金属氮化物、硫化物的负载,进而引入活性硫单质,构建新型多维度、多组分、多功能的自支撑柔性硫正极材料,协同发挥限域、吸附与催化多硫化物多重作用抑制穿梭,系统调变材料组分、微结构和界面状态,获得能够规模产业化的高性能自支撑型硫正极材料。
73 高性能自支撑杂化电极材料制备技术 采用杂质掺杂或碳层包覆法大幅提升有序TiO2阵列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将其作为三维载体和集流体,进而在TiO2阵列表面可控负载高比电容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导电聚合物等,调控制备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高性能自支撑杂化电极材料。
74 宽频带高效吸波材料及其系列产品 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清洁能源新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有色金属及加工工程实验室
75 石墨烯类二维材料纳米片的高效剥离工艺及产业化 近年来,石墨烯类二维材料,包括过渡金属硫化物、氮化硼以及黑磷等,因其具有优异的电子,热,光学和力学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工艺,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机械剥离法,(电)化学剥离法和超声液相剥离法。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制备出单层或少层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但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比如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机械剥离法制备的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产量低,成本高而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电)化学剥离法虽然能够大规模制备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但由于引入化学试剂导致自身含有较多缺陷,质量差而降低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的性能。
    本课题组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发展了一种超薄石墨烯类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的高效批量化制备方法即改进型液相剥离工艺,能够快速实现单层或少层超薄石墨烯类二维层状材料纳米片的规模化制备。通过对初始粉体原料进行一定的液氮浸置超低温脆化预处理,可以实现在低沸点分散剂体系中制得较高浓度的石墨烯类二维材料纳米片,并将该改进型液相剥离工艺拓展应用于二维层状金属氧化物(MnO2等)纳米片的可控剥离,实现了二维材料纳米片的高效剥离制备且该工艺有利于产业化推广应用。
76 石墨烯量子点的批量制备工艺 量子点是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且导带电子、价带空穴及激子在三维空间方向上都被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作为一种典型的准零维的纳米结构,量子点通常三个维度的尺寸均在30 nm以下。由于量子点的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从而体现出一系列常规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性,在生物成像、靶向标定、催化、太阳能电池以及LEDs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石墨烯量子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二维石墨烯片层的一小部分,其二维尺寸通常在20纳米以下,因其具有与二维石墨烯本身相同的原子排列方式,所以石墨烯量子点除了具有石墨烯的优异性能之外,还因量子限制效应和边界效应而展现出一系列新的特性,从而吸引了化学、物理、材料和生物等各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在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半导体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但是如何获取大批量厚度可控(厚度0.5~2 nm)和尺寸均匀的GQDs至今仍是个难题。
    本课题组在液相剥离工艺制备二维材料的基础上,以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液氮浸渍超低温预处理和超声化学剥离,快速获得石墨烯量子点。本技术通过引入液氮浸渍超低温预处理技术,结合常规的超声处理,实现了石墨烯量子点的大批量制备;本方法可有效避免石墨烯量子点被氧化,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石墨烯量子点的导电性等活性;且本方法能够实现大批量、高浓度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成本低。
77 无铅易切削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技术 本成果研制的无铅易切削黄铜合金性能指标能达到以下标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大于400MPa(半硬态),延伸率大于12% ;切削性能:大于70%(HPb62-3为100%, HPb59-1为80%);耐蚀性能:平均脱锌层厚度小于360μm 。
78 液压系统典型摩擦副新材料国产化关键技术 液压件作为核心基础零部件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工作压力高、受力不平衡、运行不稳定等因素,往往造成液压件关键摩擦副界面润滑油膜不稳定、易破裂而经常处于边界润滑状态,粘着、擦伤、咬合不可避免,由此引起的关键摩擦副性能下降是制约液压件性能提升的关键。本成果通过基体合金化设计、孔隙调控、铁-铜复层结构材料设计、复合固体润滑组元协同效应探讨、表面改性技术以及无铅化技术研究等工作,在高性能三层自润滑轴承材料、高强铁基减摩材料以及无铅铁-铜双金属材料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开发的新材料无铅环保、强度高、减摩耐磨性能好、抗咬合特性佳,能够满足高压力(≥25MPa)、高容积效率(≥92%)液压齿轮泵等液压件生产的需要,实现了国产液压元件高压力、高效率、长寿命的发展目标。
79 重金属离子检测与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 利用Pt、Ag等贵金属纳米粒子和BiOX(X=Cl、Br、I)、CdS等窄带隙半导体纳米结构对大面积平整有序、超大比表面TiO2纳米管阵列进行表面修饰与改性,调控构筑新型高性能杂化薄膜型光催化材料,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与有机污染物降解。
80 有机半导体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发展极为迅速,在场效应晶体管,电致发光二极管,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化学合成两方面着手,合成了一系列给体-受体(D-A),受体-π-受体(A-π-A)结构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通过结构设计调控聚合物能级,使合成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实现双极性甚至电子传输。同时,我们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合成了一类新型液晶材料。后续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原料纯度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另一方面通过再引入一个π桥来提高分子的平面性,同时结合器件优化改进来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这类半导体材料在有源驱动电路、液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传感器、电子标签和互补逻辑电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81 均相离子膜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发明了多硅共聚物离子膜制备技术、溴化-胺化离子膜制备技术、无溶剂原位聚合离子膜制备技术及板式(电)渗析膜组件制备技术,实现了离子膜的高性能化和系列化开发,避免了传统离子膜制备中氯甲醚、氯磺酸和大量溶剂的使用,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均相离子膜制备及应用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技术和价格垄断。项目开辟了我国离子膜技术在含酸/碱/盐工业料液分离纯化应用新领域,应用涉及化工、湿法冶金、电子刻蚀、稀土、食品、生化、化纤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2 生物基长碳链尼龙及其高性能纤维制造关键技术 该项目历时7年,以打破生物基长碳链聚酰胺(尼龙)的国外技术封锁,实现高端高性能尼龙纤维国产化为目标,深入开展高纯度生物基尼龙单体制备、生物基长碳链尼龙及高强韧尼龙纤维制造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发了高纯度油脂基尼龙单体、多功能型尼龙树脂及高强高弹特种纤维产品。项目在生物基尼龙及其高性能纤维产品制造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科技成果受到省委书记李锦斌重要批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5篇。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成果在省内多家材料及纤维高新技术企业推广。 安徽农业大学
83 新一代紫光激发LED健康护眼照明及显示技术多行业应用   专注于新一代紫光激发LED 技术应用研发、设计、制造、多行业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的新型高科技先进制造企业,主要产品面向全光谱教育照明、商业照明、家用照明、工业照明、植物生长照明、汽车照明、海洋渔业特种照明、空气与水净化杀菌设备等,行业应用广泛。拥有多项核心知识产权,大部分核心技术均已应用于知礼自主、联合研发的产品中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初步建立销售渠道。
    针对蓝光激发LED技术行业现有的缺点,对照明行业现有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升级换代,在家用、教育行业等健康照明领域普及全光谱、高显色指数、光生物安全照明;在植物助长、渔业水产等其它行业应用做到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轻量化、小型化。
安徽师范大学
84 对流式高效调浆改质机 基于流体动力学手段,设计了对流式矿浆和药剂混合装置,在相同能量输入条件下,提高颗粒吸附药剂效率5%以上。 安徽理工大学
85 药剂乳化精准加药机 可对液态药剂进行乳化分散,且适应不同要求的乳化效果,提高药剂的分散性及其与颗粒的吸附效果。
86 超高强度钢丝的研发与应用 形成了三大核心技术:1)超大形变珠光体钢丝的织构遗传控制技术;2)超大形变珠光体钢丝精细回火处理技术;3)超高强度钢丝的低损伤拉拔控制技术;并设计形成整套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实现了超高强度钢丝的批量化生产。 东南大学
87 半导体照明稀土荧光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在国家“863”及江苏省成果转化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显色白光LED用荧光粉关键技术的研究,在LED荧光粉光谱结构、合成及粒径调控和抗劣化技术等方面均取得创新性突破,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88 镁合金支架材料与机体的交互作用与降解代谢 对临床实际需求,成功制备出“生物相容性好、高强韧、可控降解”的超细丝材、超薄带材、薄壁微管材及微孔泡沫镁等多种精密微型材。
89 铁磁性非晶合金结构与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 研制出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磁性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在高效节能电机、无线充电系统、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90 生态环保微生物矿化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该材料代替硅酸盐水泥在土壤重金属钝化、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地基生态加固、岛礁建设和沙漠治理等领域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既减少了对传统硅酸盐水泥的使用量,降低碳排放,还解决了使用过程的生态相容性问题。
91 石墨烯导电油墨 本产品采用高分子材料(如PET、PDMS、SEBS等)作为柔性基底,选用上述体系的导电墨水通过印刷或喷墨打印的方式制备高导电、尺寸可调、形状可调的石墨烯基导电材料。简单绿色的制备工艺、优异的导电性使其适用于多个领域,如对高分子基底表面进行等离子亲水性处理制备均匀且灵敏的传感器,以叠层的形式贴合在皮肤表面,以织物中RFID为接收器,用以监测人体的呼吸、运动以及心率,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以凭借其较低的表面方阻、大尺寸可共形的特点用于大型通讯设备或可穿戴通讯设备的电磁防护。本产品有望获得与银导电墨水相当的导电性、更好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墨水成本,从而促进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利用高质量的RGO作为导电填料的来源,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大面积制备,其具备了产业化的要素。
92 功能型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 该项目针对传统木塑复合材料品种单一、附加值低、不耐 老化和阻燃性差等问题,通过创新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 构设计,赋予复合材料良好的阻燃性、耐老化性或表面抗静电性能, 在保证产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产品多功能化,拓宽了产品应用 领域和使用寿命,显著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项目相关成果已获授权 发明专利 11 项,出版专著 3 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在发表论文 80 篇, 其中 SCI 论文收录 39 篇,认定科研成果 1 项。关键技术在聚峰塑木 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科居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产业化,取 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南京林业大学
93 低温等离子体木材改性技术及在杨木胶合板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木材改性机理和杨木胶合板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工 艺,创制了双电极空气介质单板连续处理装置,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试验结果 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技术改善了杨木单板的胶合性能, 施胶量降低了 10~25%。产品经国家林业局南京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胶合强度等性能 显著提高。成果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了专利 8 件,其中发明专利 7 件; 获得授权专利 5 件,其中发明专利 4 件。进一步应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加速产业 化应用及推广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4 杨木改性材实木家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在杨木改性材材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杨木改性材实木家具,研发了 以插入式燕尾榫及箱体接合技术为代表的高强度榫接合技术、以穿榫式竖拼板为 代表的整体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和榫接合疲劳强度测试技术,开发了产品设计、制 造和检测一体化技术。设计开发了民用卧房家具、办公家具、厨房家具等 3 个系 列产品各 1 套。试制了 99 件改性杨木实木家具产品,各项性能均符合 GB/T 3324-2008《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要求。
95 环保型多功能重组装饰材生产关键技术 本项目在高性能重组装饰薄木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了系 统的研究,构建了高性能重组装饰薄木制造技术平台,重点攻克仿生设计与制造、 高效自动漂染、高耐候染色、环保增韧胶黏剂、快速胶合、阻燃、抗菌等关键技 术,创制出高仿真、耐候、阻燃、抗菌四大系列高性能重组装饰薄木产品,产品 已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动了我国木材 加工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
96 气化供热活性炭生产联产生物质液体肥新技术 活性炭工业化生产主要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传统的活性炭生产需要通 过燃煤供热,能耗高、得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效益差,气化供热活性炭生产联 产生物质液体肥新技术将气化技术与传统的磷酸法活性炭、物理法活性炭生产工 艺相结合,利用新型气化炉,以气化产生的可燃气替代煤作为燃料向磷酸法活性 炭生产线供热;气化炭用来生产物理法活性炭;并以活性炭生产中的烟气回收液 及活性炭后处理中的废水为原料研制生物质液体肥料
97 乙二醇丁醚二元羧酸酯增塑剂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以乙二醇单丁醚与脂肪族二元羧酸为原料,二元羧酸主要为戊二酸、 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在固体酸催化剂和共沸脱水剂作用下,采用直接酯 化工艺制备乙二醇丁醚二元羧酸酯粗产品,通过分离、精制制得低毒、柔性、耐 寒增塑剂目标产品。项目开发了高活性和可循环使用的固体酸催化剂,反应酯化 率≥99%;优选了新型低毒的二丁醚共沸脱水剂,脱水效果良好,消除了芳烃类 脱水剂的污染问题。采用新的催化剂、脱水剂和绿色反应工艺成功合成了己二酸 二丁氧基乙酯、癸二酸二丁氧基乙酯等乙二醇丁醚二元羧酸酯产品。乙二醇丁醚 二元羧酸酯增塑剂绿色合成工艺国内未见 报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98 木材胶合界面相微纳米表征及失效模拟 通过对木材与酚醛树脂胶粘剂在二者胶合界面的微纳米尺度分布求解 表征, 得出胶合界面的基本特性参数,模拟不同湿度条件下木质层合板的变形, 分析胶层的湿热应变,探讨胶合界面变形和失效行为的响应机理和失效机制。提 出了对对背面裂隙进行封闭的方法,试制了淀粉\淀粉+木粉\豆胶三种封闭剂, 以克服低分子量树脂的过分渗透,能够实现干态胶合性能的提升,为模压木质层 合板提供了新的胶合和压制成型方法提供依据。
99 印度丛生竹地板制造技术研究与示范  以印度和我国西南共有的几个主要丛生竹竹种为原料,进行了丛生生 材性及加工特性、重组竹地板、普通平拼地板等全系列生产线的制造工艺研究, 评价了丛生竹地板的工艺可行性和设备适应性等,为我国竹材加工技术的输出和 相关加工设备的出口提供基本依据。 该项目成果不但促进了竹材加工技术由以毛竹为主体的技术向丛生竹利用进一步拓展,而且促进竹加工技术多样化和国际化也为国内丛生竹的加工利用积累技术基础。
100  一种浸渍压缩单板增强单板层积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浸渍压缩单板增强单板层积材及其制造方法,其结构是由浸渍单板或/和浸渍压缩单板以及木质单板构成,其中浸渍单板或浸渍压缩单板作为单板层积材板坯的表层和次表层,或者板坯的所有层,用于提高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优点:采用速生木材制得的厚单板为原料,制造出浸渍压缩单板增强单板层积材,该产品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物理力学性能可满足我国结构用单板层积材标准的要求,完全可以替代优质实木锯材应用于建筑工程结构、高等级水泥混凝土模板以及重型机电包装材料等。既高效综合利用速生木材,又节省天然木材资源采伐,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缓解了国内市场对大径级天然林木材的供求矛盾。
101 一种轻型建筑用竹质复合结构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建筑用竹质复合结构材及其制造方法。工艺步
骤分1)以竹束片及展开竹片为构成单元压制成一定尺寸的竹束重组材或竹片胶合板;2)将竹束重组材或竹片胶合板双面砂光后进行接长接宽或剖分处理;3)将接长接宽或剖分处理后的竹束重组材或竹片胶合板采用结构用冷压胶黏剂进行间隔式垂直组坯压制而成。本发明提供竹质复合结构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原料的制备、干燥、施胶方法、热压方法、组坯方法、冷压固化等工序。具有原料利用率高、处理效果好的特点,所制得的板材具有轻质、力学性能优良、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强度可以满足木结构墙体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102 竹笋壳制作可降解花盆的方法 本发明是竹笋壳制作可降解花盆的方法,其工艺步骤为:1)将一定 尺寸的竹笋壳进行表面清洁处理,即去除内、外表面杂质及外表面绒毛;2)竹 笋壳软化展平处理和NaOH溶液处理;3)竹笋壳施加胶黏剂后组坯;4)湿 法模压而成。优点:采用竹笋壳制作的可降解花盆,价格低廉,变废为宝,并且 可以在土壤中生物降解成植物的养分、不会威胁环境,因此花盆在使用过程中, 可以不用翻盆而随植物一起移栽,特别适用于植物幼苗的育苗,也可以用于各种 土培植物的栽培,同时花盆保留了竹笋壳的天然纹理。
103 一种耐高温型镁盐润滑油清净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型镁盐润滑油清净剂,其原料组成包括:12-氟代苯乙酰基硬脂酸2-15mol%、基础油3-20mol%、活性氧化镁10-50mol%、溶剂15-45mol%、促进剂0.5-5mol%、甲醇1-5mol%、分散剂0.5-3mol%、二氧化碳5-35mol%,其中12-氟代苯乙酰基硬脂酸具有如下式I的分子结构。本项目所述金属镁盐润滑油清净剂疏水性强,抗高温积碳性能好,尤其是使用富马酸与丙烯酸六氟丁酯的共聚物作为超分散剂,保证了高温状态下碱性碳酸盐的稳定分散问题及自身氧化成碳的问题。 黄山学院
104 一种晶相转变制备菱沸石膜的方法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晶相转变制备菱沸石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载体管处理;晶体层制备,在载体管的表面均匀涂覆T型晶种;合成液配置,称取NaOH和KOH,加入足量水,搅拌均匀,向混合液中依次加入NaAlO2和SiO2的水溶液,充分搅拌均匀;晶相转变法制备菱沸石膜,将涂覆T型晶种的载体管置于合成液中水热晶化制膜。本项目涉及菱沸石膜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在T型晶种层基础上通过晶相转变制备菱沸石膜,该方法合成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模板剂,减少传统去除有机模板剂的高温煅烧过程,有利于降低合成成本,节约能耗,对环境友好,同时避免了高温煅烧过程产生裂纹等缺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菱沸石膜的方法,丰富了菱沸石膜的制备方法,有利于产品的商业化发展。
105 一种罗丹明6G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项目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丹明6G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方案为:本项目公开了一种罗丹明6G荧光探针的结构式,还公开了具体的制备方法,将罗丹明6G与乙二胺反应生成中间体LDMO,然后中间体LDMO与邻香兰素反应,经重结晶得到罗丹明6G荧光探针。本项目合成的荧光探针,合成过程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简单,操作简单,产率高,在多种常见金属离子中,对Fe3+具有高度选择性,不受其他常见离子的干扰,对Fe3+的结合属于反应型识别,具有不可逆性;利用该目标探针可对Fe3+进行裸眼检测,无需借助任何设备。
106 一种铁离子探针及其应用 本项目涉及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的铁离子探针及其应用。具体方案为:本项目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的铁离子探针的结构式,还公开了在检测Fe3+上的应用,能够在Fe3+浓度为3mmol/L时,Fe3+的最低检测限为0.32μM,并与Fe3+进行络合反应。本项目合成的铁离子探针,合成过程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简单,操作简单,产率高,在多种常见金属离子中,对Fe3+具有高度选择性,不受其他常见离子的干扰,对Fe3+的结合属于反应型识别,具有不可逆性;利用该目标探针可对Fe3+进行裸眼检测,无需借助任何设备。而且,对Fe3+检测的时间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107 一种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光催化复合材料实验用的水热搅拌设备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光催化复合材料实验用的水热搅拌设备,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能量供给输出箱,所述能量供给输出箱内腔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能量供给输出箱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动力箱,所述转动动力箱内壁底部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电磁转动装置,所述电磁转动装置顶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伸缩式搅拌器,本项目涉及光催化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氧化亚铜-二氧化钛光催化复合材料实验用的水热搅拌设备,解决了水进行加热的和伸缩式搅拌器进行搅拌和实验物品存放,便于水加热时能量的供给和搅拌器对水进行搅拌的效率,保证了水可以均匀加热和存放物进行稳定存放,稳定进行水热,保证水热的效率的问题。
108 一种羧基化柠檬酸三庚酯钙盐润滑油清净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羧基化柠檬酸三庚酯钙盐清净剂及其制备方法。本项目清净剂的原料组成包括:羧基化柠檬酸三庚酯5-25mol%、氧化钙15-40mol%、分散剂2-10mol%、溶剂10-40mol%、促进剂0.5-5mol%、助溶剂1-5mol%,二氧化碳10-40mol%,其中羧基化柠檬酸三庚酯具有如下式I的分子结构。本项目提供的清净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
109 一种具有高分散能力的金属镁盐润滑油清净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分散能力的润滑油清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清净剂原料组成包括:C21三元酸4-20mol%,稀释油5-20mol%,活性氧化镁10-35mol%,表面活性剂1-5mol%,蓖麻油聚氧乙烯醚1-4mol%,助溶剂0.5-2mol%,溶剂5-30mol%,水0.5-3mol%,二氧化碳10-30mol%,其中C21三元酸为三己二酸甘油酯,具有如下式I的分子结构。本项目提供的清净剂碱值高,分散能力强,对于润滑油高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积碳也能够迅速地分散在油中,使积碳不易发生沉积,保证了足够的润滑,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发动机。
110 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富马酸乙二醇甲酯的方法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富马酸乙二醇甲酯的方法,以马来酸酐、乙二醇和甲醇为原料,在1-甲基-3-丙磺酸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下进行反应,然后在异构化剂下进行反应,制得所述的富马酸乙二醇甲酯。本项目的合成法操作简单,产物收率高,在60%以上,高至86%以上。
111 一种3-氨基-1,2-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3-氨基-1,2-丙二醇制备新方法,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或生产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产生的有机副产物为原料,在强碱条件下于水中加热回流进行水解反应,冷却后,过滤,将滤液蒸馏,收集水之后的馏分得到3-氨基-1,2-丙二醇。该方法原料为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更主要原料为其产生的副产物,来源廉价,过程简单,降低了3-氨基-1,2-丙二醇制备成本,同时可有效解决生产TGIC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