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水利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水利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1679/202102-0002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水利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2020年、“十三五”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2-10 发布日期: 2021-02-10
2020年、“十三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2-10 09:33 来源:宁国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十三五”期间获得上级荣誉及表彰情况
    1.2016年度。被宣城市评为第八届宣城市文明单位,2016年度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县市区,2016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
    2.2017年度。被安徽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评为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7-2018年度“江淮杯”竞赛评比三等奖。被宣城市评为2017年度水利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优秀等次,2017年度水利建设质量考核A级等次,2017年度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考核第一名。通过安徽省水利厅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成为我省首批、首个通过验收的城市。
    3.2018年度。被宣城市评为2018年度水利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优秀等次,2018年度水利建设质量考核A级等次。
    4.2019年度。被宣城市评为第九届宣城市文明单位,2019年度水利建设质量考核A级等次。通过安徽省水利厅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
    (二)承担宣城市、宁国市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重点工作以及承担省、宣城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1.承担宣城市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重点工作任务4项。
    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根据《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宣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要求,完成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国市中德智造小镇规划水资源论证,完成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水资源管理(包括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各项考核目标。完成百家企业节水行动中安徽海螺股份有限公司宁国水泥厂创建任务,被命名为安徽省第三批节水型企业。切实做好宁国市节约用水工作,如期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严格规范水资源费使用和管理,水资源费征收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2019年全年征收水资源费122.97万元。开展水利类行政审批37项,其中,取水许可4项、洪水影响评价4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12个、水保方案报告表核备17个。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宁国市“十四五”专项建设实施方案》,为我市“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做好项目储备。推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及后续整改,对于违规项目100%发放整改通知单或工作提示单,完成整改项目共计41个。完成板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云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施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55%,预计于年底前完工。
    二是继续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市级河长累计巡河573次、乡级3644次、村级6569次。落实水利部暗访发现的2处河湖管理问题整改。在全市实行河长+检察长与河长+警长工作制度,加强部门联动,确保河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挥“互联网+治水”优势,于10月全面启用河长巡河APP,对市、乡、村三级河长巡河轨迹进行GPS定位记录。5月22日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培训会,邀请省水利厅河长制工作处处长龙斌对全市市、乡两级河长进行授课指导。持续推进河湖长制示范点建设工作,目前,我市3处河湖长制示范点(汪溪泗联河、方塘板桥河、方塘潘茶河)已通过宣城市第二批市级河湖长制示范点验收,其余5处正在提升改造中,西津河省级示范河湖已建成待省河长办验收,验收通过后将申报国家级示范河湖。
    三是加快港口湾水库灌区建设。截止目前,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宁国片已完成檀树坝干渠、刘村坝南干渠、刘村坝北干渠、石壁山干渠引水隧洞及引水隧洞交通改造工程的招标工作,共四个标段,总资金约2.3亿,工程形象进度约20%。
    四是推进万家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万家水库前期工作,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初审,正修编完善,移民等相关专题研究同步推进,工程初步概算15.98亿元。加快推进水阳江干流防洪治理工程可研工作,规划治理我市境内水阳江干流河道18km,计划投资2亿元,可研即将通过省发改委审批,拟定年内启动建设。大力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规划对东、中、西津河乡镇河段系统治理,东津河南极至宁墩段、云梯至狮桥段、石口至沙埠段及沙埠至汇合口段,中津河霞西至南山段、西津河胡乐段河道治理工程已纳入国家实施方案、省水利厅印发项目名单,计划总投资3.84亿元,已启动勘察设计招标,确保年内初步设计通过审查。
    2.承担宁国市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重点工作任务3项。
    一是完成完成重点水毁水利修复工程49处,新建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88处、山洪预警系统21处。整合中央水利救灾等各类资金6840余万,在今年汛前建设完成“8.10”水利基础设施水毁修复任务274处,及时在汛期发挥效应。计划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高标准新改建水位站2处、河道水位视频监测系统26处、雨量站25处、水位尺3处,维修管护山洪预警广播系统101处,对防汛指挥系统进行升级,加快推进小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要求,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水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农饮工程改造提升,推动城镇水厂管网延伸和单村工程规范化建设。以“清四乱”为重点,加强河湖问题治理,向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下发交办函6个,开展2次河道、水库乱搭乱建等行为专项清理行动。针对水利部暗访我市的2处问题(中溪河仙霞镇段河道两侧见多处直排水口;中溪河凤凰九峰段弃土堆占河道,临时便道占用河道),先后向教体局、应急局、中溪镇和仙霞镇道下发交办单、督办函,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在全市实行河长+检察长与河长+警长工作制度,加强部门联动,确保河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快实施农饮工程改造提升,投入资金132万元,完成南极乡南极村集中供水工程、中溪镇九岭集中供水工程、甲路镇庄村管网延伸工程建设。于8月份全面完成我市7处集镇规模水厂清产核资任务,为今后规模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加强水质检测,7个规模水厂全部配齐日常九项检测设备。采购新式自动加药设备87台,使全部在册供水工程规范使用消毒设备。
    三是推进万家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完成可研报告审批。建成河沥溪堤、双河东堤和中溪河堤,完成山门河山洪灾害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实施东、中津河系统治理工程。万家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初审,正修编完善,移民等相关专题研究正同步推进。完成东津河双河东堤和中溪段防洪堤工程、河沥溪堤防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山门河山洪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全部工程量的55%,力争年底前完工。大力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东津河南极至宁墩段、云梯至狮桥段、石口至沙埠段及沙埠至汇合口段,中津河霞西至南山段、西津河胡乐段河道治理工程已纳入国家实施方案、省水利厅印发项目名单,计划总投资3.84亿元,已启动勘察设计招标,确保年内初步设计通过审查。
    3.承担宣城市考核任务4项。
    一是水资源管理(包括万元GDP用水量下降)。根据《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宣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要求,完成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国市中德智造小镇规划水资源论证,完成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水资源管理(包括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各项考核目标。完成百家企业节水行动中安徽海螺股份有限公司宁国水泥厂创建任务,被命名为安徽省第三批节水型企业。切实做好宁国市节约用水工作,如期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严格规范水资源费使用和管理,水资源费征收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2019年全年征收水资源费122.97万元。开展水利类行政审批37项,其中,取水许可4项、洪水影响评价4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12个、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核备17个。
    二是河(湖)长制落实情况。落实明察暗访制度,完成各类河湖长制督查暗访交办事项,在全市实行河长+检察长与河长+警长工作制度,加强部门联动,持续推进“清四乱”整治,确保河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完成宣城市河湖长制信息系统更新调试工作,将河长制日常工作及六大任务纳入宣城市河湖长制信息平台,全市各级河长已全面启用河长制app开展巡河。完善河长制目标考核细则,督促各职能部门按照年度工作要点履职尽责。完成宣城市对宁国市划界指标,完成水阳江、西、中、东津河、港口湾水库、畈村水库划界工作,其中:水阳江划界14.722公里、西津河划界20.673公里、东津河划界120.245公里、中津河划界44.972公里。持续推进河湖长制示范点建设工作,目前,我市3处河湖长制示范点(汪溪泗联河、方塘板桥河、方塘潘茶河)已通过宣城市第二批市级河湖长制示范点验收,其余5处正在提升改造中,西津河省级示范河湖已建成待省河长办验收,验收通过后将申报国家级示范河湖。
    三是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宁国市“十四五”专项建设实施方案》,为我市“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做好项目储备。推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及后续整改,对于违规项目100%发放整改通知单或工作提示单,完成整改项目共计41个。完成板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云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施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55%,预计于年底前完工。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12个、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核备17个。
    四是水利建设、工程运行管理和水旱灾害防御。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完成东津河双河东堤和中溪段防洪堤工程、中津河防洪治理工程、东津河河沥溪堤防工程建设。计划投资资金454万元,预计于年底前完成4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19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任务,治理总面积3113亩。全市水库均已确权划证,界定管理范围,完善基础设施。截止目前,我市有70座水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进行管护。扎实开展3次汛前检查,对全市105座水库(包含5座水电站水库)、99个村级山洪预案进行审查,编制《东津河河沥溪片区超标准洪水防洪应急预案》《宁国城区超标准洪水防洪应急预案》。在全市128个山洪灾害点设立山洪灾害明白图公示牌,明确防汛灾害风险区群众避险转移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措施。整合中央水利救灾等各类资金6840余万,在今年汛前建设完成“8.10”水利基础设施水毁修复任务274处。完成河道清淤疏浚132.76万立方,对淤塞严重、断面狭窄的河道、河段清淤疏通。计划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高标准新改建水位站2处、河道水位视频监测系统26处、雨量站25处、水位尺3处,维修管护山洪预警广播系统101处,对防汛指挥系统进行升级,加快推进小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三)2020年牵头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2020年我局牵头改革任务2项。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机制改革。于8月份全面完成我市7处集镇规模水厂清产核资任务,为今后规模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创新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体制改革。全面做好我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消毒设备运行管理工作,采购新式自动加药设备87台,使全部在册供水工程规范使用消毒设备。加强水质检测,7个规模水厂全部配齐日常九项检测设备。积极引进制水新工艺,方塘乡集镇供水工程、河沥溪街道荆虹供水工程采用“膜处理”制水工艺。加强科学化管理,方塘乡集镇工程、竹峰街道供水工程、竹峰街道桥头铺工程已委托专业化公司管理。
    二是继续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市级河长累计巡河573次、乡级3644次、村级6569次。以“清四乱”为重点,加强河湖问题治理,向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下发交办函6个,开展2次河道、水库乱搭乱建等行为专项清理行动,落实水利部暗访发现的2处河湖管理问题整改。在全市实行河长+检察长与河长+警长工作制度,加强部门联动,确保河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挥“互联网+治水”优势,于10月全面启用河长巡河APP,对市、乡、村三级河长巡河轨迹进行GPS定位记录。持续推进河湖长制示范点建设工作,目前,我市3处河湖长制示范点(汪溪泗联河、方塘板桥河、方塘潘茶河)已通过宣城市第二批市级河湖长制示范点验收,其余5处正在提升改造中,西津河省级示范河湖已建成待省河长办验收,验收通过后将申报国家级示范河湖。
    (四) “十三五”期间水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相继完成建设东津河河沥溪堤防工程(批复投资5640万元,治理河道长度5.1公里)、中津河防洪治理工程(批复投资2240万元,治理河道长度5.55公里)、中溪河堤及双河东堤工程(批复投资3600万元,治理河道长度10公里)。争取实施城市水系连通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亿多元,整合有关工程项目资金、中央水利发展资金(专项补助1500万元),完成东中西津河城区段疏浚治理,建成城西湖工业,推进小南河、星河、龙潭河综合治理。累计投资148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18.24万元、省级资金338.1万元、市本级资金930万元),持续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4处。累计投资135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17.2万元、省级资金138.8万元),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000亩。累计投资862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648万元、省级资金775万元、市本级资金200万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面积6万亩。累计投资249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215万元、市本级资金1275万元),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面积2.6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845万元,完成50处农田水利冬修工程建设,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防洪面积4万亩。
    二是强化水行政执法力度。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率、取水许可办证率达100%,对市内71家自备水源家取用水企业下达取水计划,完成重点用水户水资源在线监测点21个。严格规范涉水行政审批,完成水利类行政审批(2016-2020年)88项,其中,水土保持方案审查50项、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16项、涉水项目(洪评报告)审查22项。开展河道采砂及加工经营专项整治,总计取缔拆除全市26处老旧砂石加工点,拆除采砂作业船只总计60余艘,总吨位2400余吨,砂石加工生产线65条。落实中央、省环保督查要求,完成宁国市青龙湾生态环境专项巡察问题青龙湾库区采砂整治。严格开展水资源费征收(2016-2019年度):累计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 611.56万元、水资源费 454.26万元、土保持补偿费 62.55万元,总计 1128.37万元。
    三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构建高规格的河湖长制工作领导体系,设立市级河长34名、乡级河长163名、村级河长234名,实现我市所有河库市、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创新河湖长制工作模式,成立市级河长制警务室,依法打击破坏河湖库环境、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无人机每周巡河全覆盖工作机制,弥补人工巡河的盲区死角,为河长巡河加上“千里眼”。持续推进河湖长制示范点建设工作,2017年在全省打造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目前我市3处河湖长制示范点(汪溪泗联河、方塘板桥河、方塘潘茶河)已通过宣城市第二批市级河湖长制示范点验收,其余5处正在提升改造中,西津河省级示范河湖已建成待省河长办验收,验收通过后将申报国家级示范河湖,进一步发挥“以点带面”的全域旅游纵深发展示范效应。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防洪减灾体系不够协调,安保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宁国市水利工程点多面广,老化失修,防洪工程体系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防洪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宁国市为山区市,河道曲折且坡降大,降雨汇流快,易发生洪灾;境内三条河流除西津河上游已建成港口湾水库外,中、东津河上无大型骨干蓄水控制工程,对上游洪水难以有效控制;河道宽度变化频繁,河道中桥梁阻水影响显著,对行洪极为不利,城镇防洪压力较大。
    二是现有防洪体系不完善。防洪标准低,难于抵御大洪水目前,东津河、中津河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城市防洪在东津河流域还未形成闭环,城市防洪还未达到规划标准;宁国市74座小型水库中,大坝为二、三类坝的水库有30多座,除险任务繁重;集镇防洪设施薄弱,防洪标准低;部分地区山洪灾害频发,非工程防洪措施不够完善;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手段落后,不能适应防洪减灾的需要。
    三是缺少河道整治工程。河床淤积,河道行洪不畅,并有洪水顶冲、淘涮岸坡,威胁堤防稳定现象。
    (二)水资源供水条件不够均衡,用水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宁国市虽然水源充足,但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匹配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水资源量年内年际变化大,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宁国市地表水资源比较丰沛,但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因此洪涝与干旱并存。在年内分布上,全年约60%的水资源量集中在汛期,并以洪水形式出现,较难利用。根据近年宁国市实际供水量,宁国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12.0%,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二是供水工程老化、配套不全,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亟待提高。宁国市境内供水工程以蓄、引水工程为主,其中港口湾水库为近年新建,其它供水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受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普遍存在标准不够、设计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加上长期运行,投入不足,建筑物老损严重,难以正常发挥灌溉及供水效益。
    三是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水污染不容忽视。宁国市域内水阳江干流水质总体较好,但是各支流特别是城镇段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后,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四是用水效率偏低,浪费现象仍然普遍。宁国市现状用水水平及效率在宣城市内处于较高水平,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仍有差距,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三)水土流失暴露明显,水生态保护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水土流失一方面造成河道的淤积堵塞,另一方面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我市为山区丘陵地形,山核桃种植规模较大,种植生产模式粗放也再一定程度上加重水土流失。同时,我市河道为山区河道,洪水冲刷较多,河道坡降大,河道淤塞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