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2394647658C/202012-00079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市卫健委2020年1—10月承担宣城市目标管理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12-01 发布日期: 2020-12-01
索引号: 11341702394647658C/202012-00079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市卫健委2020年1—10月承担宣城市目标管理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12-01
发布日期: 2020-12-01
市卫健委2020年1—10月承担宣城市目标管理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0-12-01 17:27 来源: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考核办:

根据要求,现将我委2020年1—10月份承担宣城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高效推进

(一)科学指挥、高效运转。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就是责任。宁国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战时工作机制不放松,适时根据疫情形势调整防控举措。11月3日,国家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迅速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立即传达动员到位、对照督查反馈问题自查整改到位、四方责任压实到位。11月4日,市政府分管同志就如何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抓细抓实疫情防控专题召开八部门会议,全面梳理当前存在的防控漏洞,并提出十二个方面的工作要求。11月6日,全省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赴紫燕食品、农批商城、大润发超市等地,现场调度进口冷链食品工作,并严格要求企业和经营者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外包装核酸检测、从业人员防护、货物进出库记录、上下游追溯等工作。11月9日,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常务副市长每半月、分管卫健和市场监管的副市长每星期调度一次疫情防控工作。11月10日,分管卫健和市场监管的两位副市长联合召开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工作部署会,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排查、检测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关于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同时要求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工作专班,到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办公。11月12日,针对安徽省新增一例关联确诊病例,宁国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四大班子负责同志及其他在职副县级领导参加。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通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实地督查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时发现的问题,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强举措、补短板、抓落实、压责任。11月13日,市政府分管同志召开进口冷链食品专题督查部署会,要求卫健委、纪委监委、市委市政府督查督办室组成3个督查组,于11月16-17日重点督查冷链食品的企业和经营主体责任是否落实,行业部门是否监管到位。

(二)对照标准、狠抓落实。

宁国始终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针对10月19-25日宣城市疫情防控督查中发现问题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查安徽发现问题,认真查找原因、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同时,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以科学精准的举措,持续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1.突出重点人员管理。将社区防控体系延伸至小区、楼道和住户,重点开展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阜阳市颍上县来返宁人员开展全面摸排,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建立工作台账,实现精准落地找人,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截至目前,累计摸排49人(其中阜阳颍上2人),无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对境外来返宁人员,提前做好沟通,精准掌握来宁时间、地点及乘坐交通工具,安排专人对接,确保入境人员异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继续落实14天居家医学观察及1次免费核酸检测。同时,持续执行外出审批报备制度,明确干部职工外出前、外出期间及外出返宁后的管理要求,尽量减少旅途被感染的风险,严防疫情输入。

 2.严格重点场所管理。针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查安徽发现问题,进一步强化商场、超市、餐饮、酒店、农贸市场、汽车站、影剧院、学校、游艺厅、网吧、出租车、网约车、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监狱、精神病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疫情防控,要求认真落实科学佩戴口罩、一测一码、消毒通风、健康教育等相关防控举措,减少聚集性疫情风险。11月份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基本完成重点场所督查全覆盖,并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按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亮绿码。

3.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卫健、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交运、商务等部门协调配合、有效推进,坚持人物同防,建立“一人一档、一物一档”健康管理,以生产加工、贮存、销售为重点环节,以集中交易市场、冷冻冷藏库房、商场超市和大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场所,持续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进口冷链食品的风险排查和核酸检测,规范做好交通运输、掏箱入库、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新冠病毒防控消毒工作。累计排查进口冷链食品131007公斤,检测食品、环境及有关从业人员1603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4.突出医疗机构预警和院感防控。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健民医院发热门诊均已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仙霞、宁墩、中溪、甲路、港口中心卫生院和宁国市骨科医院等6个“哨点诊室”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认真落实《关于全市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的通知》各项要求,对全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哨点诊室、发热门诊,患者住院陪护探视管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以及院感防控等工作开展督查全覆盖。严格执行购买发热类药械实名登记制度,对发热人员要求及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积极推动落实8类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5.强化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秋冬季传染病疫情监测、风险评估、预警报告。组织做好水痘、肺炎等疫苗采购、储备及接种工作。针对流感疫苗供需矛盾现象,想方设法采购流感疫苗,尽力保障重点人员。组织开展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和新冠肺炎防控方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我市遵循“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要求,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逐步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一)决策指挥体系灵敏高效。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决策、处置、评价的全链条管理,注重日常重大疾病防控和重大风险的会商研判,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压实政府、属地、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基本建立指令清晰、系统有序、上下联动、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体系。

(二)监测预警体系多点触发。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要求,以新发传染病、输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食源性疾病、儿童高发传染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等为重点,建立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在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学校、托幼机构、药店等重点场所设立监测哨点,完善疾病监测网络,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完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流程并明确职责。

(三)疾病防控体系务实管用。重点做实疾病防控、健康管理、技术指导以及监测评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职能,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具备2小时完成现场检验检测、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的设备配置。

(四)医疗救治体系集中高效。推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积极开展感染性疾病诊疗及指导、慢病防治管理、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培训演练、医用应急物资筹备。在“疫”时,迅速扩展可转换的病床、病区、集中救治单元以及隔离场所,调集后备队伍,立即开展收治救治。规范设置3家发热门诊、6家哨点诊室。此外,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推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机构业务指导的权威性,强化对医疗机构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估。

(五)人才培养体系务实高效。自今年起,与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合作,计划3年定点定向培养乡村医生60名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完善以市、乡、村“三位一体”,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市卫健委下派两名科室负责人分别兼任两所牵头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分管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六)社会防病体系逐步健全。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讲卫生、讲文明、崇尚健康的文化氛围以及政府、社会、家庭、个人联动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公共卫生环境治理水平,提高社会卫生健康综合治理能力。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垃圾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筑牢公共卫生第一道防线。

三、卫生健康工作开展高效运行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印发《宁国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开展2019年度市直单位深化医改考核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医共体牵头医院开展内部绩效考核工作,到分院开展疫情防控督查,指导预检分诊规范设置、务人员个人防护、院感控制等工作。牵头医院联系领导每月到分院实地办公一次,联系人每周至少一次到分院实地办公一次。同时,到卫生室督查一季度公共卫生“两卡制”落实情况。今年1-10月,牵头医院下派各临床、检验科、超声科等骨干到各分院坐诊帮扶201人次,诊疗共计3200余人次,开展门诊手术49台;开展集中培训6次、现场培训23次、线上培训4次,新冠疫情防控、医疗护理院感等质量督导52人次,远程影像诊断5216人次,病理诊断29人次,检验标本456人次,下转患者79人次国家卫健委、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专题报道我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和成效。目前,我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达67.42%。

(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宁国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宁国市人民医院章程(试行)》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正式实施章程明确了医院功能定位、办医方向、管理制度以及举办主体、医院、职工的权利义务等内容。作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医院,宁国市人民医院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14项任务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完善医院议事决策制度,发挥专家治院作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推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健全医院财务资产管理,优化医院收入结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健全完善后勤管理,加强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参与分级诊疗建设,加强内部监管和医院党建工作。结合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完善了671项规章制度。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和治理机制逐步形成。

(三)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制定印发了《宁国市县域医疗卫生振兴实施方案》(宁政[2020]38号)。将县域医疗卫生振兴工作纳入各相关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党委全面深化改革考核重要内容。围绕“县强”,推动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利用非标债项目,并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投入2.7亿元,启动宁国市人民医院迁扩建项目;市中医院“PPP”迁扩建项目已于9月30日迁入新址正式运营。强化学科能力建设。市人民医院通过省三级综合医院执业登记验收,目前正积极推动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和市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院。市政府与安医二附院府院合作,市人民医院与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宁国市人民医院设立施瑞华教授工作站和神经外科中心宁国分中心;市中医院与上海市中医院正在谋划合作事宜。今年1-10月份,公立医院医疗总费用同比下降了4.12%;公立医院三类及以上手术占比达60.06%;药占比为27.76%;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为19.86元;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为39.06%;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40.12%;县域内就诊率达90.14%

(四)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一是以推进人才强卫战略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支撑作用。稳步推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招引工作,2020年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共招录63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乡村医生培养模式,与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合作,自2020 年起定向培养20名乡村医生,2020年定向培养4名;持续开展农村免费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工作,2020年毕业的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0名,除1人自愿选择违约外,其余9人均已定岗;积极开展“医坛新秀、医坛骨干、医坛名医”评选活动,通过个人申报、单位初审、综合复审、公示等程序,共评选出30名医坛新秀、20名医坛骨干、10名医坛名医;积极推进市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工作,共有84名符合条件的社会化用人纳入周转池编制管理,其中47名已流转至自建池编制内管理;落实全科医生岗位津贴制度。二是以狠抓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强化培训作为优先之策,组织委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各民营医院党组织书记、院长等参加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优化培训模式,采取专家授课、分组讨论相结合,适时检验学习的效果,参训学员约150人次。三是以强化干部监督,完善制度为约束,不断推进委属各单位人员及绩效考核管理规范化。2020年对委属部分事业单位开展了人员及绩效考核管理专项督查工作,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关心签约居民及困难群众,推送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疫情防控信息,指导签约居民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与个人防护。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服务规范和签约服务包内容提供相应服务,并不断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各项目均达到序时进度;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履约率为80.45%,并于10月1日启动2021年度签约工作(目前已签约40325人)。今年以来,我市继续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两包”要求,已完成前三季度医共体牵头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拨资金拨付,共计1500万元。

(六)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提升“婚检、婚登、孕优”一体化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模式,实行预约制,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及产前筛查工作,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强化四个助产机构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孕产妇管理、剖宫产管理,建立健全“两个中心”长效运转机制,全力筑牢母婴健康安全防线。截止10月底,完成宫颈癌初筛4113人,乳腺癌初筛2056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3369人次,婚检率93.43%;产前筛查1557人,完成进度86.74%,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342对,完成进度82.08%;全市各医疗机构活产数2191人,住院分娩率为100%,总剖宫产率为36.74%,第一产次剖宫产率24.31%,同比上半年下降趋势明显;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39%,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1.3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6.66%。全市适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22针次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60379剂次,接种率84.2%。

(七)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对全市232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血液安全、放射卫生、中医药管理、母婴保健和打击两非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完成2019年度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评审和授牌工作,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全市1218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两证持证、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消灭四害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检测全覆盖;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及校外培训机构教学环境、教室采光照明、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控的监督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联合市教体局印发《关于我市学校卫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报》文件责令整改,查处学校卫生违法案件7起;优化职业健康工作配置,执法大队职业监督科室与市卫健委职业健康科合署办公,做到有案办案,无案管理,现已立案查处职业健康违法案件23起;开展生活饮用水、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监督检查和农村集中式供水设施巡查,对8家学校的直饮水及16家水厂进行水质抽检,查处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3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33件(医疗卫生8件,传染病防治4件,放射卫生1件,学校卫生4件,饮用水案1件,公共场所12件,职业卫生3件),简易程序案件40件,罚没款共计21.9万元。

(八)职业健康工作开展情况。以强力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和尘毒危害专项治理为全年中心工作,动员各方力量,落实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协同攻坚,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组织开展了粉尘危害调查和主体责任告知活动,逐企送达用人单位尘肺病防治法定主体责任告知书,摸排核查重点行业粉尘危害企业163家。先后举办各类职业健康培训班5期,共培训职业健康管理人员870余人。截止到11月,市本级共组织对152家涉及粉尘危害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覆盖率已达93.2%,其中立案查处4家,予以当场警告处罚27家、约谈24家,分四批次将所检查情况通过市政府网站全部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完成了6个乡镇街道327家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工作,32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采样工作。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 “三同时”验收工作,印发了《关于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 “三同时”验收工作的通知》,召开专题培训会,对104家项目单位负责人和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干部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并将三同时工作作为日常监管重点之一,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出台了《宁国市2020年铸造企业粉尘危害治理任务清单及验收要点》,明确了该行业粉尘危害治理验收标准和执法处理措施,目前119家铸造企业生产环境治理工作基本完成,除尘设施完善和升级维护工作正在进行之中。2020年7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第66期)以《安徽省宁国市蹄疾步稳 有序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为题对我市职业健康工作进行了专题推介。

(九)老龄人健康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扎实推进宣城市第三届“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宁国中医肿瘤医院、宁国市梅林养老服务中心、宁国市方塘养老中心、宁国市仙霞养老服务中心、宁国市福寿苑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同时宁国中医肿瘤医院成功创建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二是申报宁国市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会福利院创建第四批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申报甲路养老中心与西津养老中心创建第四批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中心。三是完成省专家对港口镇世外桃源健康小镇评估工作。四是完成“阿尔茨海默病”定位手环发放工作,截止目前,共免费发放定位手环124个。五是完成全市60周岁以上5817人低保、特困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购买工作,超额完成“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任务。

(十)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在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中,坚持中西并重,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我委组织市中医院向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卡点、隔离点、宁国市福利院、宁国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捐赠中药汤剂3622包、中药香囊300个、茶饮1744包,共计34304元。同时,市中医院为辖区内复工企业代加工中药汤剂1600包,共计12280元。组织全市医务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培训学习11次。完成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现场评审工作,并获考评组一致好评。积极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2类中医药技术方法,实现全市每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 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 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完成2019年度安徽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网上报名和现场审核工作。完成了29家单位中医医疗服务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审核工作。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

(十一)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开展情况。巩固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爱国卫生六大行动,突出聚集重点场所、保持“洁序美”,突出关注薄弱环节、解决“老大难”,注重专群结合、动员“除四害”。印发《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市上下投入爱国卫生运动,并组织开展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一系列爱国卫生运动。市委办、政府办、市纪委监委、文明办、爱卫办分片区联合开展文明创建及国卫复审督查活动,取得显著效果。围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主题,成功开展第11个安徽省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启动第二届健康家庭大赛。顺利通过省爱卫办组织的城区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技术评估和省级暗访,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打下坚实基础。

四、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扎实推进

(一)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2020年上半年完成对全市托育机构复工复学防控督查、卫生评价及国家管理系统备案。草拟了《宁国市扶持和规范普惠性托育园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近期将通过实地考察、审核资料等方式,遴选1家托育机构作为本市普惠性示范托育机构,年底将对该机构相关普惠举措进行核查验收并给予一定奖补资金,保障婴幼儿家庭获得实惠、可及的早期教育。指导西津街道大村村、河沥街道嵩合社区、宁墩镇宁墩村、港口镇完成了2019年度省级示范点创建工作任务等待省级验收。今年8月底完成了2处3A旅游景区、1处二级医院母婴室新建和改扩建任务,目前全市已建成母婴室15所,实现在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标准化母婴设施建设全覆盖。

(二)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全面两孩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通过培训指导、日常监控、县级抽查、信息比对等方式,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获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正在公示。加强出生人口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出生人口信息,1-10月,我市共出生2221人,出生统计准确率达100%,二多孩政策符合率97.9%,出生人口性别比106.6,主要效果指标运行正常。推进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整体合力,保持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稳妥有序、准确无误地做好国家奖特扶等各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实施工作,截止10月底,已完成为9736名奖扶对象发放资金972.06万元、752名特扶对象发放资金499.512万元、16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对象发放资金5.64万元、7649名奖扶扩面发放资金382.45万元、131户农村独双女困难家庭发放帮扶资金5.24万元、746人企业退休职工计生一次性补助发放资金157.9万元、9036人独生子女保健费发放资金194.875万元、292人老年护理补贴发放资金74.68万元等。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等“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帮扶关爱工作,充分维护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