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政策解读> 其他解读
索引号: 11341702394647658C/202001-00379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文字解读】《“健康宁国2030”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12-09 发布日期: 2020-01-09
索引号: 11341702394647658C/202001-00379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文字解读】《“健康宁国2030”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12-09
发布日期: 2020-01-09
【文字解读】《“健康宁国2030”规划》
发布时间:2020-01-09 08:39 来源:宁国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政策文件的制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进健康宁国建设,是确保宁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宁国居民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是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健康安徽建设的重大举措。从现在到2030年,是宁国更进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更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造更高影响力的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主动适应广大市民的健康需求,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从健康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强化跨部门协作和社会联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推进健康宁国建设,全面提高群众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山水融城,生态宁国,健康城市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为推进健康宁国建设,提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全市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作为未来十年推进健康宁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为宁国大力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安市” 战略,聚力打造“山水融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二、起草过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市卫健委牵头,高起点规划“健康宁国2030”规划,召开规划座谈会,各部门纷纷建言献策,在收集各部门意见基础上,市卫健委起草了《“健康宁国2030”规划》(讨论稿),并再次征求部门意见。后上报市委市政府印发。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公共政策充分体现健康理念,在全领域开展健康建设,全面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匹配的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造健康生活新理念,提升健康服务新水平,推动健康产业新发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环境更加健康优美,满足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需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健康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基本建成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宁国,养生福地”建设成果有效显现。

到2030年,完善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健康生活方式更为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与高水平全面小康相匹配的高水平全民健康,基本实现健康公平,健康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协调发展,建成省内一流的养生养老、健康旅游示范地,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建设成为“健康宁国,养生福地”,实现全域健康。

专栏健康宁国建设主要指标体系

领域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

2020

2030

健康水平

1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

77

79

2

婴儿死亡率(

3.58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77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0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5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89

90.6

92.2

健康生活

6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4

20

30

7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m²/人)

1.41

>1.8

>2.2

8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32

33.5

41

健康环境

9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1.5

>82.6

>84.8

10

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断面比例(%)

71.4

>85.7

>95

11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

96.2

100

100

12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92.07

93

100

1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

13.4

15.56

16.2

14

城市绿化覆盖率(%

38

42

45

15

村庄绿化达标率(%

45

55

≥60

16

森林覆盖率%

76.8

≥77.4

≥77.8

健康服务

17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

——

≥30

100

18

县域内就诊率(%

——

90

90

19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4.73

≤13

≤10

20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52

2.62

3.70

21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56

2.89

4.0

22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数(人)

3.34

3.35

3.8

23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

<30

<25

24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率(%

58.5

85

100

健康产业

25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亿元)

­——

80

150

标注“*”为按户籍人口统计。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目标值的预测,主要是基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导致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现实。

四、主要内容

《“健康宁国2030”规划》全文共分为战略背景、战略思路、建设全地域健康环境、普及全人群健康生活  优化全周期健康服务、完善全方位健康保障、发展健康全产业链、健全支撑与保障等八篇三十六章。

五、创新举措

坚持健康优先,融入所有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中并保障落实,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发展模式。

坚持政府主导,人民共建共享。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凝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的力量,强化个人健康责任,形成全社会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推进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补齐短板。围绕影响群众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制约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以及群众最迫切的健康需求,针对不同区域、领域和人群,抓紧补齐短板,制定科学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序推进健康宁国建设。

坚持公平公正,促进均衡发展。立足于全人群和全周期,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推进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弱势人群健康服务,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距;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协调发展,推动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体现宁国特色。加快健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推进健康领域创新;立足我市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优势,巩固和发扬已有优良传统和成功实践,培育新特色,高水平建成健康宁国。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级卫生与健康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统筹协调推进健康宁国建设的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安排,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卫生健康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协作、层层抓好落实的工作格局,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确保健康宁国建设取得实效。

(二)加强政策支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大健康”理念纳入所有政策中综合考虑,落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建立健康宁国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召开相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工作合力。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规划、科技、人社、金融、税收等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资、财政、土地、科技、人才、价格、融资、税收等配套支持政策。

(三)加强经费保障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健康领域投入,履行政府保障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重点加强薄弱区域、薄弱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倾斜,加大人才、科技等软件建设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按绩效支付等财政投入方式,建立结果导向的健康投入机制,开展健康投入绩效监测和评价。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投资健康领域,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债券等融资支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个人捐赠和互助。

(四)加强人才保障坚持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健全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制度。着力培养和培训中医药、全科医学等本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全科、儿科、康复、精神科、病理、麻醉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持续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培育地方新安医学流派。完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规范并加快培养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旅游引导员等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加强健康信息、卫生应急等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遴选培养力度。推进健康领域优秀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远程医学教育平台,促进医务人员接受终身教育。加大基层和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人才扶持力度,充实和稳定基层和偏远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创新人才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以及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用人机制,提升健康人才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和社会地位。

(五)加强信息支撑建设宁国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以人口、健康和电子病历三库互通为基础,实现区域内医疗数据全过程、全数据的应用,通过信息平台和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以及对居民健康的动态管理。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医保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相融合,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到2020年,建成宁国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跨机构、跨部门的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完成与宣城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市政务平台等互联互通。不断完善社保、食品、环境、民政、体育、产业、人口等系统信息平台建设,畅通各部门或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

(六)加强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推进生物与医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慢性高发疾病的监测、干预和饮用水安全等综合防治及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农业、水利、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健康领域科技、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等的国内与国际交流合作。

(七)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多渠道媒介,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健康宁国建设进展。通过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典型报道,提高全社会对健康宁国建设的认识,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合力推进的浓厚氛围。

(八)加强考核监测将健康宁国建设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考核范畴,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本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和支持政策,明确各个阶段所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制订健康宁国监测评估和考核体系,并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评估和考核,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