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看宁国

宁国市构建社区线上线下治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10-23 07:49 信息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宁国市围绕社区居民关切点实施“互联网+群众路线”社区治理,打造集社区事务协商、社情民意反映、信息沟通交流功能于一体的“阳光议事厅”线上平台。通过多元主体参与、阳光平台议事,形成“社区治理+居民自治”“民主开放+双向互动”的工作新模式。今年以来,该市共受理议事协商事项580余件,关注量6.6万余人次,群众爆料事项1200余件,社区治理智能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统筹线上线下,做到“商”有场所。线上,开发“阳光议事厅”微信程序,设置“阳光议事、阳光公示、阳光展示”3大板块和居民“爆料”窗口,推进社区智能化建设,社区治理活力有效提升,全市16个城市社区已实现全覆盖。其中,“阳光议事”板块上设置“议事制度、议事组织、议题征集、议事结果”4个功能模块,公示社区议事协商规则和议事成员名单,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公开议题征集、议事经过、协商结果的全过程;“阳光公示”板块上设置“办事指南、微权力公开、低保公示、公租房公示”4个功能模块,公示社区居民关注的民生热点内容,方便群众查询各类事项办理流程;“阳光展示”板块上设置社区文体活动的文化互动平台,展示党员活动室、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警务室、家庭生活指导室、E智空间等社区活动场所;居民“爆料”窗口上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诉求,加强与居民的互动交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与评议,让居民对自己的事都有知情权与发言权,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创文明城市。线下,充分整合社区党群活动室、矛盾调解室等现有阵地资源,建设线下议事场所,通过资源整合有效推进了社区空间合理利用,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其中,“受理登记区”用于接受线上及线下议事协商的诉求和申请,并对议事协商组织、人员架构、协商流程等进行公示上墙;“阳光调解区”配备投影仪、监控、电脑等设备,用于召开多方协调会,组织相关方开展议事协商、化解矛盾、调处纠纷;“学习培训区”整合党群活动室、道德讲堂等场地资源,开展楼道长培训、信息员培训、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政策培训等。
  完善议事制度,做到“办”有保障。在社区党组织下设社区协商委员会,牵头负责“阳光议事厅”相关工作,广泛吸纳老干部、老党员、法律工作者和新媒体人士等群体参与,并积极引导物业代表、业主代表、楼栋长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协商,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同时充分发挥协商会成员的“五员作用”,即:成为村规民约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村民利益的服务员、村务监督的议事员、村规执行的监督员等,让基层协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讲公道话、做正派事”的积极作用,目前全市16个城市社区共有参与议事人员3000余人。结合基层协商治理创新,将“阳光议事厅”融入到“议题征集、充分协商、成果运用、利益协调、信息交流”等协商对话机制中,让党员群众“说事”、社区干部“理事”、联系会议“议事”、驻区单位“办事”、居民代表“评事”,形成解决群众诉求、贴心服务群众的“输入-输出-反馈”的“闭合环路”。在全市综治网格化平台中设立“阳光议事厅”模块,与“阳光议事厅”微信程序互联互通,社区可将居民、业委会、物业等各类主体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发起-协商-公示”流程及时推送到综治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升服务效率,其中,发起阶段对平台征集的社情民意与投诉建议按要求进行审定,通过后经系统流程提交社区“两委”研究确定;协商阶段将社区“两委”研究确定的议题,及时发送给社区协商委员会各成员,并召开会议集体协商;公示阶段将议事协商结果通过“阳光议事厅”议事结果栏公示。
  回应群众关切 做到“议”有实效。紧扣实际选准议题将涉及社区发展、群众关注焦点的事项纳入协商“议题库”,借助基层协商机制化解工作中的重点和难题问题。对较为复杂的议题,在协商前组织相关讨论和专家讲解,组织实地查看,促进达成共识;协商委员会议事协商通过的决议,由社区“两委”根据事项类型,负责落实相关法定责任主体及社会组织等执行,一般事项全程代办,重点事项督促交办,确保事事有着落。通过议事协商,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身边、在源头,真正实现了让有矛盾纠纷的群众在社区“握手言和”。协商委员将协商过程和决议执行情况在“阳光议事厅”上进行公开,并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和评议,其中,对“阳光议事厅”公示的议事协商过程、执行情况及低保、公租房等阳光公示内容,社区居民都可以随时发起评论、点赞,或者分享给微信好友,同时可以针对他们关注的公示内容和议事结果开展讨论,发表赞成的意见或者反对的看法,对于公示内容不实部分可以到线下议事场所进行投诉爆料,做到民主评议、阳光监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